
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图为一个无家可归的失业者在东京代代木公园露宿。
本报记者 冯武勇/摄
前车之鉴:若突然升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可能比日本还惨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许多家庭的财富化为乌有,许多人因偿还不了债务而自杀,日本经济从此陷入了长达二十多年的衰退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张皓雯发自北京 没有房子,却仍然需要每个月偿还房贷。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过日元升值导致的那场经济危机的日本人来说,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今年56岁的木村就是其中的一员。
曾没人相信房价会下跌
1987年,木村在一家大报社上班,年薪是现在的两倍。他花9000万日元(100日元约合7.57元人民币)买下了位于东京市中心的一套三居室公寓。
虽然现在看起来,房价高得离谱,但是木村当时完全承受得起:房价只是他9年的收入总和。更重要的是,1984年时,这套公寓还只卖6000万元。在日本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房价被普遍认为还会涨。
“现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和当时的日本人一样,认为自己的国家处在一个上升通道中,明天一定会比今天好。”一位当年的亲历者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上百万人从事房地产买卖,人们花超过自己年收入10倍还多的钱买房子,向银行贷款。地价与房价越涨越离谱,人人都相信:不动产投资一定赚钱,土地价格只能涨不会跌。到最后,买房的人眼睛眨都不眨,不像买,像抢。”日本丸红商社地产业务负责人井阪忠明回忆说。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三年以后,日本经济泡沫破裂,股市暴跌了70%,房地产开始了连续14年的下跌。
木村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失去了工作,当时他还欠银行5000多万日元的贷款,由于无力偿还,公寓被银行没收。至今,木村仍然在还这笔贷款。而他当年的房子,现在的售价只有2500万左右。
由于地价和股市的暴跌,以此作为融资担保的银行出现了大面积坏账。之前的盈利不足以抵消大量的不良债权,日本银行被迫大规模重组。如今日本的三大银行名字都很复杂,像东京三菱UFJ银行,便是由东京银行、UFJ银行和三菱银行合并的。三井住友银行则是由三井银行和住友银行合并。而瑞穗银行是由原来的富士银行、大和银行和樱花银行合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