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董津贴相差50倍
上市行均给所聘请的独董开出了可观的津贴,不过各行独董津贴的差距不小,最高独董津贴达到130万元,最低的只有2.5万元。除了深发展与南京银行外,其余银行的独董津贴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或略有下滑。
“不分红”银行深发展又一次站上最高榜—其为独董米高·奥汉伦开出了130万元的年度津贴,同比上涨22.6%,这一津贴标准甚至比其他银行个别高管的年薪还要高。深发展所聘请的5位独董中,有4位独董的年度津贴在80万元以上,如陈武朝98万元;罗伯特·巴内姆93万元;而谢国忠则拿到了8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了40%。
南京银行独董的津贴也随着高管年薪的猛涨而水涨船高,虽绝对值不大,只有18万元,但增幅却是9个银行中最高的。其中,独董颜延的年度津贴从上一年的4万元飙升到18万元,增幅350%;还有3位独董的津贴则从8万元增长到18万元,增幅125%。
银行业分析师指出,证监会颁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虽然规定了“上市公司应该给予独立董事适当的津贴”,但并未给出具体标准,因此各上市公司独董的津贴水平并无可比性。
该分析师认为,确定上市公司独董津贴水平时应考虑独董工作时间的多少、该公司薪金水平的高低、公司所处行业性质及成长性、区域工资水平高低等因素。不过他也提醒道,需警惕独董与大股东或董事会成员之间发生利益联系,从而影响独董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金融界专家:盲目推崇高薪不利发展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徐明棋表示,近年相关监管机构已加紧对我国金融机构薪酬状况的约束和监管,系列相关规定的先后出台意味着我国金融机构收入差距加大、分配不公的现象已经累积到一定程度了。“国有行高管薪酬不该过高。”他指出,国有控股银行的经营行为较易获得政策性倾斜,并非完全的市场化行为,因此其获利也不能用市场标准来衡量,同样也不能将业绩归功于高管的努力。
他认为,完全按国家公务员的薪酬标准去制定银行薪酬体系,也是不公平的。目前在我国并不存在治理结构完善、市场化充分的金融机构,因此盲目推崇高薪并不利于金融机构安全、健康的发展,也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