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销售?有什么花头,不就是设计个印刷品,里面设计精美的图片,找一批有钱人的数据,再找一家投递公司投递出去不就行了?
草率行动
我有个朋友原先是做传统营销的,官至销售总监。最近改行做电子商务,正准备上一个自创品牌的家纺项目,因为是面向家庭的,于是打算试一试目录销售。这几天,他正在做商业计划,但对于目录投放后的订货电话数量心里没底,特意跑来问我。
;“你估计一下我们的家纺产品目录投递出去后,会有多少电话进来?”
我说:“多少都可能呀。”
“我是问最有可能的反馈率是多少?”他急了。“你就别卖关子了,你做了那么多的电子商务DM咨询项目,还估不出来?”
听了这话,我真是哭笑不得。传统营销的思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估计:我建立这样一个销售团队,或者我开这样一个店面,会有多少销售额?!
但是目录营销的反馈率有很多变数。不同的产品和品牌、不同的目录策略、不同的投递数据,会有天壤之别。
我说:“这和很多因素有关呀!”
他有点理解了我的难处,马上变通:“这样吧,你告诉我其他做家访的公司的反馈率是多少,我按照他们的估计就可以了。”
同类型的产品,不同的公司做,反馈率也还是差别很大,把别人的数据当做自己的参考,很显然是太不了解目录销售了。没有做过目录销售的人认为,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有技术含量,目录销售没什么花头,不就是搞个印刷品,设计精美的图片,找一批有钱人的数据,再找一家投递公司投递出去不就行了?同样产品的反馈率都差不了多少,反馈率高就说明用邮寄目录的方式是有效的,否则,目录销售就不适合他们的行业。
我无计可施,只得告诉他目前服装行业目录销售最好的数据(据我所知的),老客户的反馈率15%左右,新客户能做到百分之几已经相当不错了。
这个朋友过去是一个在传统行业非常成功的销售总监,对自己的销售能力非常自信,也懒得听我唆唆:“我找高手帮我设计,这么也能达到3%吧?”
我不知道,在他不了解目录销售技巧的情况下,直接告诉他一些参考数据是不是害了他?
听说他回去后,马上做了一个销售计划(传统的销售总监,特别善于制订销售计划),计划第一期印投5万本目录,把所有的产品都印上去,或者地铁派送,或者购买数据由直投公司投递。成交率目标为3%,每天投递1万份,每天的反馈电话就是300个,每个订单平均订单额为300元,这样每天的销售目标为9万元。为此招聘了5名电话客服,给供应商下了一个支持45万元销售额的订单。
看到他这样计划,我说你不能这样做,先拿几千个一组,做几个方案测试一下,至少投递目标、产品选择、产品定价等做个基本的测试,然后选择最佳方法,做正式规模化投递。
我帮他算了一算,增加策划和文案,增加印刷批次、跟踪数据、数据分组、反馈标记这些工作成本加在一起,每个目录投递的成本至少增加两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