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中,因为过程文档的记录和整理是件非常繁琐又无“创意”的事,所以很多企业会忽略或不重视。比如:对与客户的口头约定或临时更改不做记录、需求变更要求和响应实施没有客户的授权代表签字确认。这样一来,往往对实施过程缺乏有效依据进行追踪和控制,越到后期越可能造成项目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同时,在与客户需求相关的内容整理完毕形成文档以后,要及时与客户就项目方总结的需求进行仔细的沟通,在实践中,这种做法不仅能够使项目方与客户在业务层面的歧义问题数量大大降低,还可以很好的发现潜在的问题,也会让客户更能深刻的感觉到项目方对他们的重视。
主动与客户不断沟通
当然,即使在前期工作都很充分的情况下,仍然不可避免会在项目过程中遇到客户需求发生变化、要求改动,在这种时候,一是要即时地积极回应,二是在沟通中掌握主动,使用一些沟通技巧,不要总是无条件迁就客户。客户有时仅仅从需求表面看问题,尤其是功能需求方面,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客户所说的就一定是他想得到的!对于客户提出的需求,项目方一定要冷静充分分析:客户到底想要实现什么,其本质是什么。一般来讲,由于行业知识相对欠缺的原因,客户认为很简单的事情,可能要花费项目方大量的精力,另外,实现客户本质的需求也可能存在很多种办法、不一定逐一按照客户的表面想法实现。在与客户的沟通中,一定避免与客户正面冲突。“倾听”是这个沟通过程中最好的工具,多听、多问,尤其在需要否定客户意见时,多以问题启发的方式让客户自己来否定,而不是简单的直接否定等技巧都值得借鉴使用。当然,较为重要的沟通结论需要以正式的文档等到客户的签字确认。
经常有这种情况,项目都已经执行到最后阶段,客户突然提出了新的要求或者要求对已有需求进行更改。这种情况的发生除了和需求阶段有关以外,同时说明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与客户有密切的联系,缺乏沟通。
在项目实施一开始,就需要与客户保持联系,增进相互了解,建立融洽、谐的沟通气氛,为以后关键的实施移交阶段可能与客户发生的冲突做好准备。在项目进程中对一些阶段性的成果要及时给客户有形展示,让客户对项目有一个更加直接可视化的认识,更能及早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免除后患。
满足客户需求是项目承担方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客户需求或需求变动既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在实施中需要理智地去把握、控制客户的需求,以使项目实施能健康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