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们知道,也有不少自我体验,当对方通过电话向我们推荐保险产品的时候,对产品的介绍语速比较快,我们消费者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比较有限,那一声“嗯”,或者说“好”,有时只是一种条件反射。等电话挂了,消费者才想起,哎呀,我怎么稀里糊涂就答应了呢?!
所以,大家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轻易表达自己的投保意向,以免将来发生纠纷时不利维权。
存款送保险 谨防被套牢
案例:张先生接到的保险销售电话则采用了另一种方式。来电话的是一位女士,上来先自报家门,说出自己的工号,并告知电话被录音。接着,该女士告诉张先生,因为公司搞庆祝活动,现在有一项新的优惠,每月往银行卡里存入200块,就相当于送份意外医疗保险。听说是免费的,张先生虽然动心但还是心存戒心。
解读:这个案例中,营销人员所推销的产品,其实是一款储蓄带有保障的保险,而张先生存入的钱等于交了保费。
这类案例,我们在前几期的文章中也有一些介绍了。总之,当推销人员提到存款、基金等字眼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是哪个机构发行的,到底是保险还是存款。要购买自己需要的,而不要贪图免费、赠送等形式。
电话车险要防“山寨版”
电话车险,现在也非常流行,投保便捷,费率又比传统渠道低不少。
但随着电话车险的兴起,部分地区也出现了一些“山寨版”产品。
一种情况是,一些车险中介代理机构打着xx财产险公司电话车险的幌子去营销。他们通过主动拨打客户电话,并自称为某公司电话车险工作人员,其实卖的是传统车险,并非被特批的电销产品。虽然这样的方式下,保单还是真的,但费率上还是有差别的。消费者不要太快做决定,不妨“货比三家”。
还有一种恶劣的情况,可能是不法分子销售假的车险保单,还在电话里信誓旦旦说自己是某某公司的电销中心。
那么如何判断电话那头的真伪?
保监人士介绍说,所谓电话车险,是保险公司通过专用电话号码销售车险,是特批的业务品种。大多数保险公司均有专门的车险电销号码,大多是4008xxxxxx的号段,或是保险公司本身的专用电话号如中国平安的95512。如果来电显示的只是普通的八位数市话号码,则要特别留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