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出口企业好了伤疤别忘了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14 11:59:57    浏览次数:219    评论:0
导读

  山东某食品企业2009年初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严重受阻,大量产品积压,工厂一度限于停产。2009年春天开始发力国内市

  山东某食品企业2009年初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严重受阻,大量产品积压,工厂一度限于停产。2009年春天开始发力国内市场,靠过硬的产品,在国内市场有所起色。而年末,出口开始出现转机,而国内市场供货再次被中断。刚刚发展的代理商,对此怨声载道,国内市场一度陷入混乱。

   象这样被迫出口转内销的出口型企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数不少。对于他们,做国内市场是迫于压力,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其实做国内市场是战略选择,而不是临时策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多数出口企业应该制定长期的国内营销战略。

  出口企业大多在为国外品牌打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很多产业在国内甚至国际产能都遥遥领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制造大国,而非品牌大国。除少数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外,很多企业都沦落为国外品牌的贴牌商,都在为国外品牌低价打工。

  国内市场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的战略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佳策划机构——合效策划认为,表明上看来,金融危机造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受阻;其实暴露背后的实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没有掌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尽管这几年,金融危机影响了国外采购量,再加上人民币升值、成本上升和国际贸易争端等因素,让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型企业连连受挫。但是,这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没有掌握市场环节中的核心关节。

  从大环境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是全球最活跃的市场,需求量大且持续攀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部分,市场不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就很难国际化。全球资本和知名品牌都在进攻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已经成为很多全球知名品牌的最主要的利润贡献源,比如安利、微软、宝洁、卡夫等。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放弃国内市场,在战略上是一大失误。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企业服务的国际品牌牢牢的占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不得不沦落到继续为这些国际品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打工的可怜地步。

  从企业内部看,出口型企业只有真正“国内和国际两条腿走路”才不会受制于人。毕竟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篮子什么时候有意外自己又无法把握,这样的风险实在太大。看到国家提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制造”向“品牌中华人民共和国”过渡的战略方向时,企业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契机,通过品牌提高企业的利润。如果再晚几年启动国内市场,可能国内企业或国际品牌都不会给我们留有机会,到时候竞争难度将更大,竞争成本至少要增加几倍。山东的龙大、凤祥、好当家等企业,也曾有过阶段性不重视国内市场的经历,但在经过多年的挫折后,又重新回到重视国内市场的路上。虽然走的比较艰难,但毕竟在山东省内甚至国内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值得山东出口型企业学习。

  企业只有品牌和管理是自己不贬值的核心资产。山东范公酒业的总经理李晓明说,工厂越建越不值钱,而品牌越做越值钱。众所周知,可口可乐的总裁曾说过,假设可口可乐的厂房一夜之间烧光,第二天可口可乐照样会成为可乐第一品牌。这就是品牌的价值。如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再看不到这一点,只能让自己的“国际打工仔”的身份越陷越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型企业做品牌必须首先启动国内市场。

  金融危机敲响了出口型企业警钟

  金融危机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型企业转内销的根本原因,而只是一个导火索。相反,它为我们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再也不能没有自己的品牌。缺乏品牌是出口型企业的致命短板,在出口形式一片大好的环境下,我们很难去关注自己的致命缺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企业应当借这次机会,深刻反省,制定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

  光有战略是不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顶级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99D5B6D1B1016E1B23B1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