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我们都要接待大批来自全国的前来学习的高校。一些全国性高校会议也常在此召开。”3月31日,临沂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徐同文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该校占地7000多亩、已经投入使用的新校区,由临沂市政府投入30亿元建成,该校仅投入10亿元采购配置教学与科研设备、图书等,因此目前该校不仅零负债,而且各种学习资源配置远远超过了一般高校,并一跃成为山东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的院校。这在目前高校债务危机严重,许多大学连每天80万元的运行费用都拿不出来的情况下,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政府学校达成共识
3月31日上午,导报记者驱车在临沂师范学院转了一圈。这个借鉴斯坦福大学理念建设起来的崭新校区,因为追求“开放式办学”而没有围墙。而开放式办学在这里有很多解读,如最早并惟一成为山东多体制办学试点单位,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大学生公寓、餐厅、大学生活动中心,学校图书馆、体育场、艺术中心对市民开放等。
徐同文介绍说,其备受瞩目的“政府建设,学校使用”的新校区建设模式,源于学校领导和当地政府官员对大学的共识。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荣。剑桥大学之于剑桥、哈佛大学之于波士顿、莫斯科大学之于莫斯科、北京大学之于北京,一所大学往往伴随着自身的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城市和一个区域成功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曾经考察过世界多所著名大学的徐同文看来,人口数量超过千万的临沂,其崛起也需要一所品牌大学来增光添彩,并提供强大的动力之源。但1999年才由临沂师范专科学校与临沂教育学院合并建立的临沂师范学院,如何“一步登天”建成一流综合性大学?
“2001年3月,在市人大会议上,代市长李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优化临沂教育资源,以临沂师范学院为基础筹建临沂综合性大学’,由此拉开了建设大学新校区的序幕。”徐同文回忆。曾经给美国市长当过助理,先后任临沂市市长、市委书记的李群,将品牌大学建设纳入“大临沂、新临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鼓励徐同文借鉴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把临沂师范学院建成有特色的一流综合性大学。
2001年6月,临沂市委、市政府确定成立临沂大学筹建委员会,李群任主任,在这个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建委、土地局、规划局一把手组成的领导班子中,临沂师范学院只有3人。“完全是政府主持。”也正是在政府的主持下,此后临沂市委、市政府又针对临沂师范学院新校区建设陆续下发了多个文件或意见,包括《关于解决临沂大学一期工程建设拆迁补偿专项资金及应付利息的批复》、《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给予优惠的通知》、《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减免临沂大学工程建设有关税费的批复》等。
“从2003年开始,大学建设连续5年被列入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事实上,国有大学建设关键是政府。”历数当地政府的支持,徐同文感慨颇多,不少地方政府官员都对“一座城市和一所大学”有诸多见解,但像临沂市委、市政府这样真正在办学模式上实现转身的却几乎没有,这也使得临沂师范学院无意间成为了全国高校建设的典范。
据统计,包括划拨土地、置换校区、周边道路建设与绿化以及校内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等基础教学设施建设,临沂市政府投入了约30亿元。
“大学生公寓、餐厅、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后勤保障设施,则引入社会资本建设。”推崇“经营大学”的徐同文告诉导报记者,根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该校与临沂市拓扑网络有限公司签署大学生活动中心使用权出让合同,拓扑网络有限公司以1680万元付出获得大学生活动中心25年的使用权,北京鸿维基业喜客多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1000万元的价格取得该校餐厅20年的经营权。
2009年8月,占地7000多亩却没有一分钱负债的临沂师范学院新校区建成启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