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而言,应该进一步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要和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对于当前的教学知识结构应该适当调整,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职业辅导。同时,在教学中引进企业人员,通过一线实战经验的传授,缩短高校学生毕业后适应工作岗位的时间。总之,高校与企业要密切合作,共同培养社会、企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
(三)健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和安全问题对于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走向完善,近年来相继出台了有关的法律法规,这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电子商务的战略方向,对很多具体操作办法进行了规范,有力促使电子商务走上务实发展的轨道。但是,这些法律法规还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例如,2005年4月1日起施行的《电子签名法》,解决了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问题,并对电子认证机构、电子签名的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规定,但实施中还有很多问题,如相应的法律衔接、电子认证服务机构运营规范及免责问题、诉讼管辖等,尚需大量配套规章和司法解释来补充完善。2007年3月商务部发布了《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暂行)》,但其地位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之下,约束力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弱。同时,据了解,随着我国网购的迅速发展,相关的投诉也不断增长,但由于各方面原因,消费者维权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我国有关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尚需进一步完善。当然,作为个体的消费者,也应加强取证意识,以维护自身权益。
(四)进一步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正如前面所述,电子商务对整个现代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而且深远的影响,极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提高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积极投身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大潮。全社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政府和外贸企业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度,使广大外贸企业能够了解、熟悉电子商务,并且愿意采用电子商务方式。尤其是对于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电子商务为他们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通道,因此更应抓住机遇,发展电子商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