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中央大报的记者说,15日晚上10点多钟,他正在下榻的上杭大酒店等待新闻发布会的消息,这时紫金矿业宣传部的负责人来到他的房间,一番寒暄后,这位负责人拿出一个“信封”,说是“辛苦费”。“我说这不能要,但他还是把‘信封’留下了。”
后来这家大报的记者向报社有关领导做了汇报。次日下午离开上杭前,该记者在本单位司机的见证下,将未拆封的“信封”交给了龙岩市有关部门的一位中层干部,请他还给紫金矿业。
这位记者说,根据“信封”的厚度,估计里头有五六千元。
中国青年报记者今天致电这位经办人,他表示,“信封”已经还给紫金矿业宣传部的负责人。
无独有偶,某证券类媒体记者在午休时也收到了“信封”。
这位记者回忆说,16日中午,他正在宾馆房间午休,突然有人敲门,他从床上爬起来直接去开门。来人拿出一个“信封”放在床上就走了,“当时我没穿外衣,也不好追出去”。于是,他打电话问住在隔壁房间的另一个都市类媒体记者,当证实对方也收到“信封”后,他们便结伴到紫金矿业宣传部把“信封”退给了那个送“信封”的人。这两位记者都声称,“信封”内装有2000元人民币。
还有一位住在同一宾馆的财经类报纸记者,当时正在写稿。“由于之前我就听说‘信封’的事,所以当他进来拿出‘信封’时,我就警告说,‘你别拿,否则我就交给纪检委’。所以他就没敢给我了。”
另一位财经类媒体记者则表示,自己拒绝了来自紫金矿业和其他方面的3次“公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