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先后到上杭县采访紫金矿业污染事故的媒体有20多家,但并非所有记者都有被“公关”的经历。目前尚无证据证实,是否有记者收了“信封”未退回。
紫金矿业宣传部负责人今天下午致电中国青年报记者,先是坚称“绝对没有给记者‘封口费’”,并认为外界这么传“是对我人格的侮辱”。当本报记者告诉他“有多个记者的录音为证”时,他表示希望能获得这些录音资料,“如果真的有人给记者送钱,我们坚决开除”。
20日下午,在紫金矿业宣传部,这位负责人对包括本报记者在内的6家媒体记者抱怨说,在企业危机时刻,有的媒体趁机要挟要广告。他翻出一条短信给记者看,一家海外杂志驻闽记者声称,要让紫金矿业在世界最顶级的企业家杂志上“亮亮相”。
据某中央大报记者透露,这位负责人在和他聊天时提到,有一些网站曾主动打电话给紫金矿业,表示可以花钱删帖。
那天下午,记者看到,在紫金矿业宣传部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某报社开出的15万元的广告发票。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邓京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