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盘我做主——比的就是核心竞争力
运用比较广告的第一种策略:用核心竞争力打击对手。在面对对手强硬的挑战时,找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对手主诉点准确的比较,以达到打击对手,提升自已的战略目的。
策略背景:中国通信业无疑是一个竞争相对成熟的行业,参与角逐竞技的对手们,在竞争中获得成长,在竞争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都懂得用自身最强的优势来向对手挑战以及打击对手,以此来巩固自己的阵地,同时也抓紧时间,掠夺对手模糊的阵地。由于大家的竞争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所以竞争的整个蛋糕随之也扩大,而非象某些行业的非理性竞争,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的委缩!
竞争描述:03年的通信行业竞争无疑是极为激烈的,因为这一年有太多的因为了:CDMA推广的势在必夺;小灵通的火线入党,行业的竞争顿时狼烟四起。而行业的竞争规则往往是:老大就是最好的镖靶。“向我开火”这是行业老大最不得不说的话。特别是对于行业领导者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时,这一点尤其突出。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领域无疑是最有优势的。但这种优势并非是具有绝对性的。特别是在面对中国联通在政策优势时。而中国联通及后起者小灵通,都将便宜作为竞争最强势的武器来运用,希望能通过它攻城掠地的打击中国移动,而实际其取得的效果是明显的。
比较广告表现:在面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咄咄逼人的攻下,中国移动再也无法保持沉默,推出其历史以来最大胆的一系列以“便宜有什么用”为主题的广告战。在广告表现中,其针对对手的便宜很明确的提出“一用户手持手机到处找信号的旁白:找什么,找信号;掉什么,掉钱;打一个电话掉五六次线,一点不省钱”,通过强化其核心竞争力“网络好”,极为有力的回应对手的进攻,而在上海市场,中国移动甚至启用中国联通广告的原班人物,让父亲教训在中国联通广告片要换手机的年轻人:“换什么换?!即使在环保标准最为严格的欧洲,GSM仍然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咱就不换!
策略点评:中国移动这一系列的比较广告,从表象上看,是因为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需要。而其本质却是中国移动在竞争已清楚的找到自身的竞争核心力,一改以前在中国联通价格战面前的不知所措,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中国移动希望通过对你核心竞争力的更具象的诉求,来争取一些对价格相对敏感些的客户群的企图!
运用条件:行业的竞争正由不成熟进入成熟期;竞争对手的诉求点极为清晰明确;品牌自身确实存在优势点,当这三个条件成存立时,做为行业的反击者,适当的运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比较广告,这是反击的最佳方式。
谁也不想打发谁——比的就是热闹
运用比较广告的第二种策略就是希望通过双方的炒作,在看似你死我活的比拼中皆大欢喜!远如当年的百事与可口的口感之争,近的如农夫果园和娃哈哈果汁
策略背景:中国的饮料市场发展可谓日新越益,品种繁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