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郑学勤:若欧元解体 世界经济将二次探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2 12:05:33    浏览次数:390    评论:0

  统一政策与协调决心缺一不可

  解决债务问题绝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涉及到许多社会问题。对希腊人来说,本来可以轻轻松松地工作,享受各种福利,现在,不但每天工作时间要增加,工资要减少,退休年龄要延长,福利待遇要降低,医保条件不如以前,工作比以前更难找。而且,每赚一块钱,就要拿出几毛钱来还债。这样的变化无疑会带来不稳定的民间情绪,如果控制不当,这样的民间情绪会导致政府的垮台。这也是使得投资者忐忑不安的原因之一。

  即使是经济情况较好的德国和法国也有类似的问题。德国人对他们的总理救援南欧国家很不满意,选民的不满意是她的政治风险。法国也一样,法国总统上台以前曾经许过愿,说法国的税收绝对不再上升到收入的50%之上。现在,要减工人的工资,首先要给富人加税,他很可能因此要食言。

  泡沫经济的结果几乎总是贫富差距的扩大。在泡沫经济里,政党之间为了争夺选民的选票,往往对选民盲目许愿。在欧洲,这种情况特别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由于欧元区的存在,一些国家在经济没有实质性的增长的情况下,因为使用欧元而搭了顺风车。欧元的稳定帮助遮盖了欧元区内经济疲软的国家的财政危机。在过去十多年里,市场的上扬、欧元的稳定以及相对低的利率,都帮助这些国家在泡沫的基础上重新改写了自己国家的福利制度和社会契约。市场根据德国的经济情况来对欧元的定价,也就是说,用把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同德国的经济发展等同起来。一旦事实证明这些国家的经济情况并没有那么强大,要降低已经承诺的福利,远没有像泡沫破裂那么简单。

  政府要降低工资和减少福利,首先需要在国民意识中存在“非这样做不行”的危机感。欧洲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危机感。同样是有债务危机,在欧元区内,各个国家的情况也不并一样,希腊是债务问题,西班牙的劳工市场结构的问题则更严重,它的失业率已经在20%以上。而且,欧元区互相之间的国家界限并没有像建立欧元区时所想象的那么开放,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并不畅通,西班牙的生活水平比德国要高30%-40%。欧元区各国的企业每年花在劳动力、资本和商品的跨国转手方面的开支大概占产品成本的2%-15%。

  因为各国的情况不一样,很难通过单一的药方来解决所有国家的问题。而且,债务问题的起源也不一定来自这些国家自身的政策。最近西班牙有人指出,当年建立欧元区的时候,每个国家的财政赤字按照规定都不能超过GDP的3%,可是到了2002和2004年之间,法国和德国的经济有问题,提出来要放松标准。结果标准放松了,法国和德国是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但是,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国家却因为有了这样的机会,提高预算,增加福利,累积起了债务。当时占到的便宜成了今天的负担。西班牙原来在财政预算方面控制得很好,结果,因为有了可以利用的机会,赤字预算从2%跳到12%。

  因为欧洲各国的情况不同,因此,光有统一的政策还不行,还需要各国政府之间进行相互协调的决心。现在,投资者看不到这样的决心,甚至看不到在这方面的努力,因此非常紧张。认为欧洲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市场从而也经不起动荡,一点风吹草动,一个谣言,股市就上下起伏。《金融时报》报道中国要清理欧洲债务,其实并没有事实根据,结果美国股市一下跌了200点;外管局接着出来辟谣,股市又反弹100多点。造成这种紧张的原因并不是欧洲的绝对债务的多少,而是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会影响到资产价格,所以投资者非常紧张。

 
关键词: 欧元区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14F24C6C134485FE16FC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