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攻略 » 正文

不知道钱跑哪去了?80后该这样理财赢得未来30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22 12:18:03    浏览次数:6515    评论:0
  

  语音识别

  工业时代的最后一个堡垒,便是经典的用于“抄写”的秘书处,这也是人们可以想象的相当愚蠢的工作。现代语音识别软件在今天可以将一段口述文本的95%转换为正确的文字——但这还是太少了,而且修改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预言,当准确率达到99%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所有的信件以及文档以听的方式直接输入电脑了。

  但无论如何不能把语音识别与语音操控混淆,后者要用机器取代它存在着一个强大的感情“障碍”,毕竟语言仍保留了人类之间的联系。

  这些可能的科技创新是否令你兴奋?科技可以改变生活,不过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则是由你决定的。对于75-85年生人,对互联网的普及和挖掘会极大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消费方式。其中最可预见的,就是拍卖文化的兴起。  五、拥抱拍卖文化

  预言与建议:拍卖文化将极大改变未来人们的消费方式,这为75-85年生人带来难得的机遇。学会拥抱拍卖文化,将会把生活打理得更精细,也会从中发现无穷的商机。

  婷婷经常为满屋子的东西烦恼——已经不再时髦的裙子、早被数码相机取代的胶片相机、曾为应付考试购买的参考书。这些东西对于婷婷来说具有很少甚至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了,但它们却占据着本来就不大的居住空间。

  这种烦恼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而如果他们知道网上二手商品市场的交易是那么的高效活跃,当然会毫不犹豫的将它们卖出去。如今,ebay或淘宝网提供了这种平台,但这还远远不够。未来几十年,消费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将发生,那就是拍卖文化的兴起。

  理解拍卖文化

  根据一份发表于2004年10月的AC尼尔森报告,平均每个美国家庭要聚敛超过2200美元的不再使用的东西,而这些东西的市场价值大概是原价的一半并处在继续贬值中。

  新兴的拍卖文化却可以使我们明白这样的道理: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来理解这些东西的价值,比较继续保留它们与以现金或实物的方式来拥有这些东西所能够获得的利益的差别。至于浪费,在拍卖文化中,我们浪费的钱不再是我们用以购买不再需要的物品所花费的金钱,而是通过再次出售这些东西所能够获得的金钱,也就是市场价值与使用掉的“价值”的差额。这个变化会导致消费品世界的全面改观,并且会剧烈影响我们衡量物品价值的方式。

  从聚敛财物的民族到拍卖文化的转变,其收益是相当可观的,不仅仅对那些通过再出售自己的所有物而赚钱的人来说是如此,对整个社会而言也是如此。随着产品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创造性、新颖性这些特征成为凌驾于耐用性之上的购物需求。这会促使拍卖文化不断发展壮大,而我们只需要敞开心扉去实践新的生活方式。

  跨越流通性的鸿沟

  拍卖文化的兴起需要克服人们的心理障碍——是否能够接受二手商品或乐意放弃自己的占有物,也就是更看重使用权而非拥有权。这需要一点点时间,但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摆在拍卖文化面前更大的鸿沟是能否实现交易市场的完全流通性。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纽约股市的发展历程。想当年,华尔街不过是一条肮脏的大沟,而股票交易者们都在一棵大树下见面谈生意。纽约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看起来就像是一张描绘在线消费交易市场进化发展趋势的蓝图。真正的市场流通性一定要在多年的改进、以及各种辅助机构的积极参与下才能够实现。新一代网络拍卖辅助机构纷纷出现,正在改变这个市场,并将很快彻底改变我们购买和销售商品的方式。

  各方均受益

  在新的拍卖文化环境下,我们会发掘那些散布于生活各个层面中的隐藏价值,对自己已经拥有但是用不着的东西的看法也将改变。大把花钱购买奢侈品也将会是非常经济的选择。当然,前提是我们愿意短暂地拥有这些东西,并在出售它们的时候收回相当比例的成本。

  拍卖文化将让我们更注重临时性所有权,在任意一个给定的时间,我们都将拥有更新的产品。此外,一个进入门槛较低而且流通良好的二级市场,可以帮助我们从自己不再想要的东西上获得更大价值。它还会鼓励我们更小心地对待自己购买的产品。

  拍卖文化对消费者的益处很多,对生产商同样带来利益。二手商品销售能够促进一级市场的销售。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对新商品的依赖心理,还由于二级市场改变了商品的流通性,让人们更无所顾忌的购买新商品。

  拍卖文化对我们的生活、对消费理念、对商业规则的冲击刚刚露出萌芽,在未来30年里,它的影响将更加深远。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3240C504210047719B4CC.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