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化 » 正文

德国:新能源乐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0:53:58    浏览次数:3662    评论:0
导读

    德国新能源战略的可怕之处,在于它超越了国家产业竞争层面,致力于搭建一个开放的

    德国新能源战略的可怕之处,在于它超越了国家产业竞争层面,致力于搭建一个开放的全球产业平台。从耕耘已久的太阳能行业到蠢蠢欲动的电动车浪潮,均如出一辙

    4月14日,一场名为“共同的展望:德中电动汽车”的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来了不少中国汽车界尤其是电动车领域的专家和企业代表,主办方是德国北威州。看得出来,北威州经济和能源部副部长巴甘茨博士很享受这样的氛围。而他的立场也再明白不过了—就像以往在新能源行业笑迎天下客的态度一样,德国并不准备在电动车产业设置太多高门槛。“我们想引进更多的实实在在的电动车,”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这位博士说,“中国企业可以拿电动车到北威州真正去试一试,看看是否被认可,以及日常使用性能怎么样。”

    实际上,在早些时候,德国市场的“热情好客”已经令中国的新能源“客人”印象深刻。四川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不久前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曾感慨:“这几十年德国人做了一件坏事一件好事,坏事是发动了二战,好事是推动发展新能源。”

    “德国为世界的光伏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为它是最早的有实质性动作来推动新能源的。”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公关总监姚峰说。

    例如,2000年,德国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首次确立了税收优惠减免方案,全球的太阳能行业旋即迎来规模和效益井喷式发展的十年。从2004年开始,德国政府又加大了对太阳能发电的补贴力度。全球太阳能制造行业权威期刊《Photon》的数据显示,全球光伏市场在过去10年保持着40%-60%的增长速度,太阳能电池产业规模扩大了35倍。

    而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在最近的一份行业报告中指出,在2009年,德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市场,其太阳能模块的装机容量已经超过3GW,在全球市场所占的份额超过了52%。

    现在,又轮到了方兴未艾的电动车。

    巴甘茨博士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说:“德国重视电动车和新能源,不光是能源战略,更是政治策略。欧洲人特别注意气候变暖的话题。”

    一场新能源领域的变局由电动车领域再度被引燃。德国还能再度领跑吗?

    太阳能洗牌

    进入2010年,德国政府下调FIT(上网电价)补贴在争议中一步步接近现实。

    公开信息显示,在5月初,德国下议院已确定在7月1日开始实施新的FIT补贴政策。与之前的政策相比,新政策对屋顶太阳能和地面太阳能的电价补助分别下调16%和15%。

    欧洲光伏行业协会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会对德国的光伏市场带来显著影响。在此之前,西班牙和法国政府已经做出了类似的决定。

    中国制造的大量涌入导致成本降低,是这一政策出台的直接推手。中国几大太阳能企业在不同程度上都是德国市场的掘金者。公开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光伏业有98%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其中大部分流入了德国市场。

    

 
关键词: 德国,新能源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393AB1B117314BA8BC83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