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下一个机遇
《21世纪》:“新36条”出台后,民营企业要取得长远发展需要几个基础的条件?
厉以宁:首先,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具体的细则要陆续推出,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快研究制定具体细则。第二,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有密切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自主创新、技术进步,经济的低碳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所有这些使得民营经济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投资方向;第三,民营经济自身要加强学习,了解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了解世界经济形势,并且民营经济自身在法人治理结构上要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自己能有更好的管理方式的转变。
《21世纪》:在你看来,中国民营经济的下一个机遇是在哪里?
厉以宁:两个大机遇,一个是在扩大内需中找自己的方向,第二个是在自主创新中找自己的方向,这两个机遇要是抓住了,民营经济一定可以上一个新的台阶。要把大企业能做的,个体工商户能做的,以及小企业能做的,区分开来。对于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应该继续朝自主创新领域发展,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够打开更大的市场;但是对于广大的个体户来说,也不要小看他们,因为他们是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重要力量,每一个个体户实际上都是一个创业者。
《21世纪》:在扩大内需中,城镇化的因素被寄予了厚望,被认为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驱动器,民营经济应该在城镇化过程有怎样的作为?厉以宁:没错,我对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有信心的,因为国家的政策已经很明确了,而且中国的经济形势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是处于稳定发展之中,特别是城镇化的建设提供了很多的发展机会。假定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1000多万人要进城。农民要进城,主要进入到县城,以及县以下的镇中。这样的人口流动,提供了多少住宅的需求,提供了多少马路,水、暖、电、气这些公用设施的需求,再加上学校、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这些给民营企业可以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