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同时认为,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尚未完成的现实下,又遭遇信息化浪潮,更有必要大力推进三网融合。一方面,从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资源的角度来看,三网融合是城市集聚、共享特征的体现。
熊文钊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如果“三网”分别有一个线路机制,会浪费大量资源,和城市化的本质内在含义也相违背。“而且,从城市化布局中,今天你挖一个口子去布线,过几天他又挖一个口子去布线,城市就像拉链一样,拉开之后又缝上,缝上之后又打开,是城市缺乏通盘布局和规划的表现。”
“如果‘三网’继续各自为战,老百姓就要支付三个网络的费用。相反,通过三网融合,实现一网带三网,效率、便捷程度和信息容量都会大幅提高,人们享受信息化生活的成本也会降低。”何传启指出。
据本刊了解,三网分离造成的光纤浪费相当惊人。东海证券通信设备行业分析师康志毅透露,当前,我国每年新增的“三网”光纤需求在9000万~10000万芯公里之间,其中80%用于电信行业。根据最新数据,光纤的价格约为78元/芯公里。尽管多方采访以后,尚缺乏三网融合之后的光纤需求数据,但是专家们一致肯定的是,必将节约大量的光纤和资金。
另一方面,三网融合有利于加快城市化的进程。何传启认为,三网融合以后,为信息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网络可能就变成现实世界的再版,现实世界有的东西可能都会在网络世界重现,且会超越历史时空,是一个全时空的概念。届时还将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并激发新的产业,从而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
由于工业化国家早期投入的大量电信设备成本巨大,其实现三网融合的社会成本更大。相比较而言,中国三网融合的社会成本则低得多。何传启就此认为,当前中国仍处于城市化阶段,在新建社区推进信息化时,完全可以迎头赶上,一步到位。
“现在中国城市化率是46%,离80%还有34%的空间,这34%如果一步到位,其节约成本该有多大?”何传启说。而且,我国仍处于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攻坚阶段,城市化和信息化同时存在,“在此节骨眼上推进三网融合,是我国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资源整合折射利益之争
然而,尽管业界和理论界均对三网融合寄予厚望,高层也一直在努力推动,但是,多年以来,三网融合一直缺乏实质性进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本刊采访时甚至认为,虽然1月份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给出了三网融合的时间表,但是这并不代表三网融合的难题解决了。
事实上,自从三网融合的概念传出以后,电信业和广电业均感受到了挑战和压力。一方面,电信业开始攻城略地式的业务争夺,试水视频业务;另一方面,广电业也在多方努力,寻求电视台和互联网之间的商业模式,比如央视网。与此同时,双方均对对方进入自己的领地设置障碍。
2月9日,距三网融合战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正式提出不足一月,广电总局发出的两个紧急通知,让人们感受到了三网融合的困难。这两份通知,一份责成上海电视台立即停止向广西、新疆电信公司提供IP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节目信号源;另一份要求依法查处广西电信擅自开展IP电视业务。广电总局的说法是,“广西电信未经广电部门审批擅自在全区范围内开展IP电视业务”。类似的事件也发生在福建、浙江。
同时,电信业也在手机电视方面与广电就标准展开博弈,从而导致该项目进展迟缓。
受访专家认为,三网融合之所以推行这么多年却难有实质进展,主要还是利益在作祟。何传启指出,总体来说,三网融合具有三网分离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对国家、社会均有极大益处,因此,如果从大局出发,肯定是要推进的;“但是对企业来说,肯定是企业利益第一,投资者利益第一。”缘于此,他认为,“三网融合绝不是工信部一家所能推动的,必须由中央政府力推才有可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