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马致平:国民收入倍增与公务员涨工资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1 22:16:51    浏览次数:103    评论:0
导读

  据媒体报道,我国收入分配方案有望年内出台,专家称中国现在基本具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据媒体报道,我国收入分配方案有望年内出台,专家称中国现在基本具备实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条件,工资可年均增长15%以上,不过“具体落实的时候,不是人人收入都翻一番”。报道随后被有关专家“公务员先行”的言论搅动,引发广泛争议。

  纵观舆论,集中表现为两派观点:一方认为“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在于率先增加公务员工资,并带动企业等社会阶层向政府部门看齐”;反对者则质疑“公务员先涨工资”的客观基础,并且担心轰轰烈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会不会异化成单兵突进的“公务员加薪计划”。

  涨工资总归是好事,无论是作为人民公仆的公务员,还是广大普通劳动者、工薪阶层,提升收入的愿望都非常迫切。毕竟,宏观经济增长长期高于居民收入增长是不正常的,可公众为何独对“公务员涨工资”如此敏感呢?

  理论上讲,公务员作为“国民”中的一部分,也是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其工资的增长应当视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一部分。然而现实是,广大行政体制外的劳动者收入增长要比公务员涨工资艰难许多竟,而公务员“隐性收入”迟迟难以规范,一直饱受诟病。因此,过于强调“公务员先行”难免引起舆论批评。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涉及不同群体的财富再分配,必然是一场破除既得利益和不均衡分配的“硬仗”,这场攻坚战的靶心,乃在于大量非行政部门、非公有企业劳动者工资福利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作为修补分配失衡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理所应当以追求公平为目的,避免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这就决定了计划的重点应该是加大向中低收入群体的财富分配力度,特别是增加那些企业一线、基层单位工作者的收入。

  推动国民收入倍增,需要有“啃硬骨头”的勇气和智慧。这就需要继续在各个企业中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同时将员工加薪挂钩企业的利润增长指标,对长期实行低工资、或不按利润增长及时加薪的企业,应当在税收、工商年检甚至地方准入制度上加高门槛。当然,考虑到经济大环境的复杂性,适当为中小企业减税也应该纳入政府考量。

  推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政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政府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率先增加公务员工资”。

  当前,国家正在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过去以“廉价劳动力”为竞争优势(310368,基金吧)的局面将难以持续。为此,只有更加坚决地扭转收入分配领域的种种失衡顽症,才能使中国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这正是促进公平提高效率的历史机会。

 
关键词: 倍增计划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6091CED113229A339118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