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个传闻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是银监会建议京沪杭深四地暂停第三套房贷,二是部分城市重新启动房贷压力测试,并预设下跌幅度提升到50%的极限值。面对这样的传闻,很多人都惊喜地预判:看来楼市调控非但没有放松,还很有可能会更深入、更严厉、持续时间会更长,再加上诸如牛刀等所谓的唱跌派专家一直在给公众吃看上去很美却根本不顶用的顺气丸,不少人开始相信:房价铁定要大降了。
事实真会如此吗?预言了几万次从来没有对过一次的牛刀等人,这次真能蒙对?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兄弟做梦都想看到房价大跌,可惜冷冰冰的现实告诉我们:一切都是痴人说梦。
具体分析一下这两个传闻。第一个,从表面上,确实是银监会发了话,建议上述四地的第三套房贷暂停。而实际上,在银监会发出建议之前,这些地方的第三套房贷就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由于楼市新政实施以来,银行对房贷审批的态度更加谨慎,加之利率上浮令第三套房的购买成本大幅提升,导致很少有人产生购买第三套房的念头,部分银行的三套房业务量趋近于零。用银行内部人士的话说,不是银行停了第三套房贷,而是客户停止了第三套房贷。所以,这个建议几乎不会对楼市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个,有人认为房贷压力预设下跌幅度从30%提升至50%说明有关部门对未来房市明显信心不足,是在做最坏的打算。这种判断纯属一厢情愿。作为前瞻性风险管理手段之一,银行搞信贷压力测试是常有的事儿,并且本次测试并不仅限于个人住房贷款,还有建材、钢铁等其他行业,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彻底摸清楚房地产信贷资产的真实情况。由于有相当多的贷款都是在房价暴涨之后发放的,一旦房价大跌,各商业银行将面临极大的风险,贷款损失率恐将猛增。
我们在吵吵嚷嚷的时候似乎忽略了很多东西,比如决策者从来没有说过要让房价下跌的话,而是要遏制过高过快的非理性增长;再者,由于房地产已经牢牢绑架了中国经济,成为主支柱产业,并且很多地方政府早已把未来数年的增长预期吃掉,就像一个工薪族,当月就把后面数月的预期收入花光了,一旦未来收入下降,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愿意去真正触及房地产的核心问题,所谓的调控只是暂时控制。对一个病入膏肓者,下猛药可能会死人,药量小了又治不了病。
抉择是艰难的,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