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全球基金李小天
如果你走入电梯时,发现里面所有的人都静静地背对着电梯口站立。你会怎么站,和他们保持同一个方向还是相反?
虽然有点可笑,但是有实验表明,当陌生人走进电梯时,通常也会转过身去摆出同样的姿势。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从众效应,人们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依据来做出判断或者形成印象。在生活中这种现象比比皆是,而在投资中亦不少见。
举例来说,假如你并不看好市场,但当得知你周围的人都在买入股票,而且股指确实在上涨时,你会不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呢?反之,如果你觉得市场已经进入合理投资区域,但周围的人却都在抛售股票,报纸上的专家和论坛里面的意见领袖也看空,更糟的是,股指也确实在下跌,你会毅然决然地买进吗?
在投资领域,盲目从众,跟随市场的趋势追涨杀跌,有些时候并不能收到预期的高收益。就好像查理·芒格所说,人类和旅鼠一样,在某些情况下都有“集体非理性”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聪明人产生了许多不理智的想法,做了许多不理智的行为——比如每个机构投资者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他的投资实践和大家的不同。
符合想象的是,摆脱从众效应的影响并不容易,尤其是当人们在感觉到困惑或者有压力,或者邻居突然暴富了的时候。更有意思的是,“特立独行”所需要克服的障碍不仅仅是心理层面的,而且是生理层面的。 《当代生物学》杂志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当别人说某个东西比你原来想的更有价值时,你就有可能越是看重这件东西,当别人说这个东西没有你原来想的那样有价值时,你眼中这个东西的价值就下降了。更令人注意的是,如果你对这件东西价值的评估和其他人所说的一致,那么你大脑中一个专门处理奖励的部分就立马高速运转起来。
正如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 JasonZweig所说的那样,投资者常常随群而动的原因,从最基本的生物学层面来讲,在于随大甲型H1N1流感觉很好。从众不仅让投资者有一种“人多势众”的安全感,而且还能感受到快乐。因而,虽然巴菲特的名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在投资者中被广为传唱,但真正的逆向投资者仍然十分少见。有些时候,你并不害怕你错了,但却害怕自己是孤独地错了。因而,逆向投资者不仅需要独到的眼光,更需要敢于质疑 “95%的人全部都错了”的勇气,而价值投资者的回报,就是他们眼光和勇气的奖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