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源少得离谱
令家长们更为焦急的是,校园周边的房子房源少得出奇,好不容易出来一套房源,等待多时的家长们立刻跑去争抢,这种局面也令学区房越炒越热。
曹女士的儿子也在实验二小就读,五一之后她也加入了找房大军。学校所在的西城区新文化街附近的几家中介跟商量好了似的:“现在暂时没房,一有房源我们会和您联系。”怎么会一套房子也没有呢?曹女士又到几家大的房地产网站去查找,这才发现根本找不到房主,几乎所有的房源信息都掌握在中介手里,他们的回答基本都是:“这套房已经租出去了,我们再帮您留意别的好吗?”曹女士向别的家长一打听,原来其他家长也有同样的遭遇,大家都在学校附近的这几家中介提前“排队”等房子。
等待令人越来越心焦。等了快半个月,曹女士终于接到电话,说是在国华商场后面有套房可以看。对于这个位置曹女士其实并不满意,因为距离学校大约有两站地,孩子最快也要走15分钟。但是中介说,这个房子也是好不容易才空出来的,离学校更近点的房子现在不可能有,要等到七八月份有孩子毕业退租才会空出来,如果想找近的就接着等吧!曹女士等怕了,决定先看看再说。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条件并不好的房子,一起去看的家长竟然有5家之多,那是很老的小两居,还不到70平方米,房东竟要价4500元,没任何商量余地。曹女士只好悄悄退出了,她还没有准备好为租房付出如此昂贵的代价。
原因分析
学租族被抓住软肋
为何今年学区房源这么紧俏?为什么房东敢于坐地起价?为什么学区房暴涨至此还不愁出租?很多学租族家长无奈地表示,因为多贵他们都得租,这是真正的“刚需”,更是他们的“软肋”,对这一点,房东们看的明白,中介更是门儿清。
北京目前的学租族大军正在以几何速度增长,在小学最为普遍,通常一个班里大半家长都会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就为了让孩子免去上下学奔波之苦,为了让孩子早上多睡20分钟。也许正是中国家长的这种特殊的心态,导致了学区房的非正常现象,也最终使它成为这轮租金上涨的领跑者。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中心认为,今年学区房租赁价格之所以过早上涨:首先是不少家长选择早租房,早搬家,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以避开6至9月的租赁高峰,所以这个高峰提前到来了;再有就是学区房区域与核心商圈重叠,吸引了大量白领上班族也在传统学区房附近租房,海淀学区房区域与中关村科技园区重叠,西城区学区房与金融街(000402,股吧)商圈重叠,东城区学区房与东二环商圈重叠,不少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金融街商圈、东城东二环商圈工作的白领,也选择在传统学区房区域租房,加重了学区房租赁市场的供需矛盾,推高了租金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