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原地产介绍,7月下旬的带看量再次上涨,幅度高达2-3成,二手房放盘量比6月份新增近10%。在成交量方面,7月下半月比上半月提高了近30%。刚性需求的释放,带看量的增加,多数房东不愿再提供议价空间;同时,那些想逢低入市的买家在砍价中已陷入尴尬。
买房实录 看谁更纠结
一个月前,传闻新的房产政策将使房价“飞跌”。
小马和老公的手机新存进一堆新建联络人号码:房介郑、房介孙、房介李……
他们打算在七宝购置一套联排别墅。看中七莘路上的一套联排:装修中上等,小区幽静,门口有小学,又从中介口中得知:房东缺钱,急着出手。看上去一派利好消息。中介报价:房东到手480万元。
到手价,意味着房东的营业税也得买家出,毛算算,小马夫妇怎么也得拿出500万元。不行,两人的预算是450万元
中介先自行杀价,三天后回买家:房东到手价降到470万元。
开始咨询律师朋友,出手多少钱算划算?
朋友调查均价,再估测新政的降价幅度,给出资讯: 万元买到手,445 就划算了。
于是让中介回馈房东,并传了一份意向书:你到手价415万元,买家会考虑。
房东气得挂了中介电话:“别欺侮我急着用钱,就瞎砍。”并撂下话:这个买家给多少都再不谈了。
接下来一周不肯接中介电话。可是小马夫妇实在中意那套房子。
中介只好再电房东:“你换了个买家,现在到手多少?”这是两周前的电话内容。
房东回:我到手价436万元,一次性付款,一分不让。小马夫妇一算,也要468万元。
直至此时,房东又回话:“我的房子最近很多人看上呢,我在北京的房子已经卖掉了,用钱之急已缓解,我的到手价还要再考虑一下……”
这房价看似要跌,房东们却比着涨价,卖,生怕卖亏了。不卖,生怕新政下达了,又出不了手……
小马夫妇很纠结:买还是不买?买,怕当了最后的“冲头”,不买,怕过了这个阶段,房子又一路飞涨……毕竟,这房价还真是被自己砍了几十万元……
中介反映:买卖双方“打太极”
德佑地产市场研究部经理蒋旭预计,整个7月上海二手房成交量在8500套左右,环比6月上升了30%,成交区域集中在内环及内中环,合理需求进一步让楼市企稳。
据上海中原地产卢湾区总监吴敏介绍,近期出来看房的客户逐步增加,以卢湾区为例,相比6月份带看量提高了约20%,甚至出现了部分性价比较高的房源,一天可以接到上十组客户前来看房。频繁带看下,房东的“惜售”情绪渐长,甚至有三成的房东作出了“跳价”举措。当然,“跳价”不仅为房东争取了更多的议价余地,同时也阻止了部分诚意度不高的客户的打扰。
浦西如斯,浦东亦然。
近期上海中原国际华城分行的一套143平方米原挂牌价为495万元的第五大道三房房源,在经过三次“跳价”后,已从495万元涨到了510万元到手。一位诚意度较高的客户在经过两次“追价”后,依然无法赶上房东的“跳价”速度,最终放弃该房源。
中原地产洋泾板块区域经理王育林介绍,目前像这样跳价幅度在2%-5%之间,且频率较高的房东不在少数,他们认为既然现在这么多人来看房,就表明需求依然存在,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提高价格也是符合市场经济的自然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