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透视 » 正文

允许政策外生育人口落户系政府无奈之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1 22:12:43    浏览次数:80    评论:0
导读

 “黑户”落户不意味计生政策放宽  “我认为实行二孩政策既可以达至计划生育的目标,而且社会成本

 “黑户”落户不意味计生政策放宽
  “我认为实行二孩政策既可以达至计划生育的目标,而且社会成本最低”
  再过4个多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即将开始。此前2010年6月1日,明确普查细则的《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已经施行。
  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与以往相比,此次人口普查有两大重要关注点:一是,首次明确将我国境内的港澳台同胞和常住的外籍人士作为普查对象。二是公安部门发布《第六次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对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及时登记落户,这意味着长期以来超生的“黑户口”群体将浮出水面,进入普查统计数据。有人称这是政府采取的明智之举;也有人认为此举将纵容超生现象,疑为计生政策松动。
  此次普查难点在哪里?“黑户口”允许落户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就此采访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人口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郑梓桢。
  目前,我国人口在数量、分布等方面情况怎样?还存在人口红利吗?
  郑梓桢:首先,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还在增长。人口的迁移流动数量越来越多,迁移的半径越来越大。
  其次,我国的人口结构在走向老龄化。老龄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但我们国家的情况是因为计划生育的实施,加快了老龄化速度,使得我出现了未富先老的状态——即在经济实力和养老保障体制还没完全建立的情况下,我国已进入老龄化。但总体上说,我国人口还很多,劳动力的存量还很大,人口红利还在。
  此次普查的难点在哪?
  郑梓桢:由于人口的迁移流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频繁,我们的管理不完全到位,这给人口普查带来一定难度。
  如何保障人口普查的真实和准确?
  郑梓桢:要点有三:周密的计划;财力的支持,每个环节防错漏;坚持真实的理念。
  这次人口普查“允许政策外生育人口落户”,你怎么看?
  郑梓桢:这个政策不是这一次普查才有的,上一次普查(2000年人口普查)也是这个政策,也是说允许“黑人”、“黑户”落户的。
  为什么?
  郑梓桢:这是政府的无奈之举。按照计划生育条例,政策外生育人口在户籍上是不合法的,但人已生出来了就有生存的权利。根据以往的要求,我国人口普查质量的误差要控制在2%以内,如果超生的“黑人”、“黑户”不算,误差就比较大,为了这一点,就必须让人家登记、上户口,你不让人家上户口,人家就不支持普查工作。
  这是否表明计划生育政策有放宽迹象?
  郑梓桢:这与计划生育政策是两回事,只是政策困局下的无奈之举。
  如何解决这种政策困局呢?
  郑梓桢:计划生育政策不改,超生现象就没法遏制。黑户也没问题,反正10年一次普查就变成“白户口”。
  你觉得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未来会怎么发展?
  郑梓桢:未来一胎政策会改变。人口生育政策会放宽,会向更符合国情、更人性的方向发展。
  你曾建议实行“二孩政策”,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郑梓桢:中国的人口数量增长过快是需要控制的,但人口控制政策从实施计划生育30多年来看,我认为实行二孩政策既可以达至目标,而且社会成本是最低的。过去的政策,行政成本太大了,政府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计划生育问题,所有的基层工作几乎都要投入到计划生育当中。
  还有别的考虑吗?
  郑梓桢:“一孩家庭”是全世界都还没经历的,是难以想象的。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叔叔阿姨、姑姑姑父的家庭,这样的社会结构是违背社会生态的。人类违背环境生态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的,违背社会生态的后果你能预计吗?
  事实上,实行“二孩政策”也是往计划生育方向上走,只不过速度会减慢一些。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7154F9111299479EF894A.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