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生活 » 正文

南京出现拆迁“托” 勾结官员一次获利2000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3 14:41:17    浏览次数:126    评论:0
导读

全国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周”昨启动。记者昨天从南京市检察院“举报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9年6月-

全国检察机关“举报宣传周”昨启动。记者昨天从南京市检察院“举报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9年6月-2010年5月,南京市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贪污受贿案件114件126人。

拆迁领域职务犯罪呈高发态势,2009年南京市检察机关共查办此类案件30件35人,占当年案件总数的25.2%。南京市检察院预防处组织力量对2009年全市拆迁领域职务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门调研,昨天公布了调研报告,总结出拆迁领域职务犯罪的四大特征。

级别不大,“主力”都是科级以下

在查处的案件人员中,有城镇建设的党政领导,如鼓楼区江东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规划处原处长、江东新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征地拆迁服务中心原主任雷新堂;有主管拆迁的乡镇、街道领导,如建邺区兴隆街道原工委书记马欣,秦淮区红花街道原副主任方迎春;有农村、社区等基层组织负责人,如六合区横梁镇姚徐村原党支部书记詹秋荣;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白下国土资源所原科员、公企组原组长韩桂珍,秦淮区房产局集体土地拆迁办公室、居民动迁组原组长史玉明等。调查数据显示,立案查处的35人中,正科级(含相当)以下的拆迁一线工作人员有19人,占拆迁领域案件总人数的54.3%;还有农村、社区负责人,乡镇、街道领导。

调研报告分析认为,拆迁一线工作人员地位不高,但权力不小,他们不仅掌握拆迁政策,而且对实际情况最为熟悉,在拆迁补偿方面有很大的话语权。

“拆托”靠一块地牟利2000万

“拆托”是近年来拆迁领域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一般以拆迁户“代表”或“代理人”的名义出现,在政府部门、拆迁单位和拆迁户之间周旋,采用各种手段谋取不法利益。他们一方面是地头蛇,当地群众惹不起,另一方面在政府部门中有一定人脉背景,别人谈不下来的价格他们能谈下来,别人摆不平的事他们能摆平,部分拆迁单位和拆迁户也会主动请托他们办事。通过对拆迁单位“抬”,对拆迁户“压”,“拆托”从中获取补偿差价,获利相当丰厚。如“拆托”徐善伟,了解到金陵职业教育中心原十五中校区被确定为拆迁地块后,即向该校原校长方静行贿4.5万元,以30万元的低价取得了该地块的承租权,并突击抢盖违章建筑1万余平方米。随后,徐又向包括白下区房产局原副局长杨三元在内的多名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共41万元,使上述1万余平方米违章建筑作为合法建筑得到了近3千万元的拆迁补偿,扣除行贿和建筑成本,徐获利达2000余万元。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83FFC6C413610425B88CF.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