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化是专业地产公司的必然选择
早在1999年,王石在参加“财富论坛”期间,万科公司还没有成为行业的龙头,但是那个时候,他就意识到行业责任。他认为:“一般而言,房地产开发商和其他行业的企业并无不同,目标都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房地产开发商还有自身的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殊属性。在城市文明的建设中,发展商还是计划者和组织者。”
在万科的内部培训之中,王石也不止一次要求公司上下要有共识,那就是:“一个人生命中有一半左右的时间要在自己的住宅环境中度过,良好的住宅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已毋庸赘言。开发商除了要在规划、设计、工程方面力争完美之外,还要为住户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节能、环保是政府主导的国策,过去社会上更多的是提口号、喊口号,因为大家都做得很一般。但是绿色技术真正达到使用可能性的时候,政府将会把它纳入土地投标的程序之中。
万科在2004年开始获得迅猛发展之后,就始终潜心于追求差异化和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有一天,王石突然发现,万科的选择,竟然走到了一条和国家的节能环保政策不谋而合的路上。他就更加坚定地判断,万科这样的地产公司,不可能脱离中国国情而随心所欲地发展,只有和国家的未来融在一起的公司愿景才能走得长远,所以万科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选择住宅产业化的实践。当然,现在还不可能说万科每块地的开发,都必须实现住宅产业化,但是推行住宅产业化的公司,慢慢会发现自己走到了一个其他人远远被抛在后头的、非常优越的竞争之中。
万科有关住宅产业的专利技术,研发投入很多,交了很多学费。而其他厂家来使用,万科则是不收任何专利费的。因为万科坚信,只有全行业全部实现住宅产业化才可以,而不仅仅从企业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只有所有人都用起来了,才是整个行业的发展。王石经常举一个例子:“谷歌的地球搜索,收费了吗?没有。万科鼓励大家都来使用的结果是什么?这样万科就成为了行业的标准制订者。”企业竞争的三个境界—产品、品牌、标准。王石不时自得地说:“不要看得我们非常大公无私,其实也是非常有私的。”
这次在2010年世博会打造的万科馆,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针对不同需求设计不同路线,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启发性于一身。馆内将采用全息技术,通过典型事件的再现与预测,模拟呈现全球变暖趋势下,地球及城市可能面临的危机,并且通过IT互动项目使参观者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选择改变结果。找对自己能够参与的角度,既能够为社会提供特殊的价值,也能够在不动声色之中展示自己。万科的住宅高品质高舒适度,也就无形之中对公众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推广。
前瞻性的战略思维和危机意识
2009年,金融海啸的冲击波还在潜滋暗长,而万科就一举以634亿元的销售额,傲视同侪。这也是内地第一家房地产商年销售额突破600亿元。中国的房地产公司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这个行业密集程度不高,各个产品间也很难形成一个现成的标准供后续销售参考—房子不像其他产品,它的定制性和项目性很强。冯仑分析过,“在金融危机下的野蛮生长”,万科之所以做得不错,有着几个原因,除了第一点勤之外,第二点就是能够及时检讨自己的发展策略,进一步推动住宅产业化,这是王石在万科管理之中,一贯固有的前瞻性战略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