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民政部获取了酝酿一年之久的《民政部关于建立高龄津(补)贴制度先行地区的通报》,该通报于昨日正式公布。包括山西、内蒙古、河南、河北、福建、海南等在内的16个省、区将老人领取高龄津贴的门槛定在了100岁(6月10日《成都商报》)。
看完这个新闻报道,笔者心里实在是唏嘘感叹了一番:大家加油活,百岁有补贴!
笔者多方搜索查找资料得知,截止到2009年年底,全国百岁以上的老人不过才4万余人,平均到县级以上的市,每个市才几十个人。这样一来需要发放补贴的才几十个人,影响不了财政收入,也影响不了GDP数字,地方部门大概还不会心疼这么点钱。
另一个数据是,至2009年,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已达到1800多万,并正在以每年100万以上的速度增长。这显然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也就成了地方政府眼里一个沉重的负担了。但是如果我们把这1800万8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分解到每个省、每个市,每个城市也不过是一万多人。
当我们一到年底盘点就说今年GDP增长了几个数,完成财政税收几个亿、几千万的时候,难道会连这点补贴都拿不出来吗?特别是当我们盖一座机关大楼就花费几百上千万,修一个广场同样花费几百上千万的时候,补贴老人的这点钱,真的算多吗?而且,这只是一种津贴,并不是让政府完全把老人赡养起来,一年也不过给一位老人几百块钱,难道一个城市连这点钱都负担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