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与合作伙伴建立信任、共享关系
信任和共享是供应链中各企业进行有效合作的纽带与保证。在传统的买卖关系中,企业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和利益出发,尽量将责任、风险、成本等转嫁给他人,而将利益收归自己的囊中。而当进入供应链体系中之后,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买卖观念和思维方式,要与合作企业共担责任、风险与成本,同时共享成果与收益,建立长久信任关系。企业间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同时,虽然供应链中的合作企业是一种伙伴关系,但由于各企业的目标不尽相同,各自的工作方法可能因组织管理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组织文化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同时也可能在日程的安排、成本的分摊及利益的分配等方面存在分歧,因此,矛盾的存在难以避免,所以如何有效、快速地解决矛盾对于保证整条供应链的运行效率意义重大。合作伙伴之间灵活、务实、忍耐、宽容的态度必不可少,都要以供应链整体目标为出发点。
四、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
进入供应链的企业应摒弃“大而全”的传统模式,认清并挑选出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关系、能够发挥企业优势的核心业务,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这项业务上,同时将那些非核心业务剥离出来交由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去完成。之后,企业需要重建业务流程,保证业务流程更加连续、生产和服务功能更加多样。同时,也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业务流程所带来的改变。
当今的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中心”,也是全球供应链必不可少的一员,加强供应链管理,直面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我国企业必须克服的挑战。因此,我国企业应该积极的探索并借鉴国外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成功经验,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在全球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