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适应调整的增速
笔者认为:在促进发展模式转变是第一要务的政策背景下,经济适度放缓是理性决策的逻辑延伸。如果在刺激政策的负效应尚未消化的情况下,因为担心经济增速下滑而再度对经济进行热启动,只会加剧本已相当严重的结构失衡。最终导致结构调整的时间窗口一再错过。假如增长质量能够逐年提高,7%的增速又有什么可担忧的?
时不我待,今后5年,既是中国经济迎来增长质量全面提升的过渡时期,也是中国经济能否初步实现增长动力切换的关键5年。中国经济既要保持适度快速增长,更要切实把握战略转型的时间窗口,不可一再拖延市场化改革,切实减少经济战略转型的边际成本。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笔者最为担心的是各级地方政府的增长情结太浓,以至于为了完成8%以上的经济目标而不惜推迟转型时间表或者干脆将转型抛在一边。笔者呼吁,作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负有政策设计与协调重任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理应在镜鉴往昔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集中海内外真正关心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学人与有关市场人士的智慧,通过周密论证,拿出一套关于中国经济战略转型的整体性框架来。假如能够通过系统性的政策设计与有效的执行力将经济增长的下一个周期建立在结构均衡的逻辑起点上,则中国根本不必在增长的迷雾中徘徊。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