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武汉晚报
★倾诉人:宋子默,男,38岁,技术人员
★精彩导读:因为寂寞,所以结婚。因为了解,所以离婚。从小没有家庭温暖的宋子默遇到了自幼家境贫寒的徐晓琴,他原想两个人的微温靠在一起不怕寒冷,可她穷怕了,眼见邻居房价大涨,竟生出卖房离婚之心——(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记者印象:来讲自己故事的男人,要么是因为寂寞,要么是因为愤怒。这两者,宋子默都有。周末,他一个人在家里,行动也不方便。离婚已经两年,旧的生活没有摆脱,新的生活无从开始。他感到压抑而无助。
认识徐晓琴那年,我26岁,她和我同年,是我姐姐的同学的同学。
我从小母亲过世得早,父亲很少和我们交流。他在工作上绝对一流,但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也不能怪他,他自小无父无母,一个人能够读书成才,已算奇迹。可他总是以他的奇迹标准来要求他的平凡儿女们。
少年时代开始,我就已经独来独往,除了吃饭是回家的,住宿都是在附近的房子里。后来我哥哥结婚了,我参加了工作就住单位宿舍,更少回家。
徐晓琴也是一个命苦的人,她是家里惟一的孩子。母亲得了病,常年瘫在床上,吃喝拉撒全靠她父亲照顾。她父亲因为一次意外工伤,腿有点瘸。他们家里的生活水平常年在这个城市的最低标准上下挣扎。那时的徐晓琴很单纯,她说她只想找一个最平常的人用最平常的方式过完一生。这正合我意。
只记得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我并不是兴趣很浓。从买家具到一些细节,都是交给徐晓琴。她说什么,我都说好。我有一个很堂皇的回避的理由,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常年在外,一年在武汉的时间不过两三个月。另一个没有激情的原因,是被我父亲骂的。我没有积蓄,结婚要靠家里赞助,父亲就骂我没本事,说别人家的小孩如何如何,当然,他钱还是给的……
结婚之后,我才发现,徐晓琴的胳膊和腿上都是白癫风,一块一块的白色。徐晓琴说这是她妈妈遗传给她的。当时我心里就一格登。后来她怀孕了,我让她去把孩子打掉。万一那孩子也有遗传呢?我不能要一个有遗传病的孩子。
再后来,她又怀了一次,我又让她拿掉了。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很冷血,但是我从小没有得到家庭的温暖,更不想让我的孩子受罪。如果知道他一出来有受歧视的可能,为什么我不能就此阻止呢?
2.妻子眼里只有钱没有爱
结婚后有一段日子,我们虽然贫穷,但还平稳。我的工作长期在外施工,她下班回家,多半是回她父母家。
可有一次,徐晓琴和我闲聊的时候,讲了一段她婚前的经历。在我之前,她差点结婚了的。当时对方家里给了7000多元钱给他们买东西,男方把钱放在她手里,钱一到手,她就反悔了。后来男方找她要钱,她就把男方的朋友召来,甚至和对方发生了关系,以此为诱,让男方的朋友帮她摆平这事。
当时我听了,简直觉得不可思议。一个女人怎么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呢?她的解释很简单:“不想结婚就是不想结婚,但是他和我在一起这么久,总得让他付出点什么吧。”她说她家里太穷,能够多搞点钱是一点钱,她说她已经看透人与人之间,就那么回事。听完这话,我直感到透心凉。可是,既然已经结婚了,也只好把她当个伴吧。
为了让我们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我们贷款买房。首付4万块,然后月供600多。可是我们连4万块也一下子拿不出来,又是找我的家人借了一部分,继续挨了我父亲的骂。房子买了,放了好几年,因为没钱装修。后来装修的钱是找我哥哥借的。
记得我和徐晓琴第一次去新房子准备装修时,刚好碰到对面的邻居。他们是从别人那里买来的二手房。徐晓琴凑过去问他们是多少钱买的,结果屈指一算,卖家赚了十几万呢。徐晓琴眼前一亮,第一次从背后搂住我的腰:老公,老公,我们把房子卖了吧。钱一人一半。我问,那我们住哪里呢?她说你住你家我住我家啊。
别的男人听到这种话大概会举起拳头揍她一顿吧。我没有,我只是冷冷地看了她一眼,我说:你想钱想疯了吧。
但是自从徐晓琴升了职后,我们之间就连这点小幸福、小亲昵都没有了。她回来欢天喜地地告诉我,升职后的第一个月,她的收入就大幅提升,一个月杂七杂八加起来有大几千元。我因为工作关系又去了外地,装修的很多事也是徐晓琴一个人在忙。她的朋友中已经有很多离婚的女人或者即将离婚的女人常带她下班后去跳舞打发时间。她把我们的生活讲给别人听,那帮朋友都说:这样的男人又穷,又长期不在武汉,要着打鬼,离了他离了他。
开始,她还当笑话讲给我听。后来就什么也不说了。经常我在外面打电话给她,听到的都是嘈杂的环境,而她,一次比一次不耐烦。
3.从结婚到离婚不知何为爱
房子装修好了,徐晓琴还是以住娘家为主,我从外地回武汉,去接她,她却不再愿意和我来新家了。
她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看人家穿名牌,自己也去办了信用卡,然后让我还款,每次都透支一两千。她看她的朋友到处去旅行,打电话给我让我汇钱给她,我没有钱,只有找我们领导借。这种情况发生了好几次。不是我宠她,而是我觉得既然我们的夫妻关系还在,我应该尽量满足她的需要。但是她却越走越远,眼界越来越高,已经不满足于我微薄的薪水。我的工资存折在她那里,虽然每个月还完贷后的确所剩无几,但是我已经把我的所有都交给她了啊。我以为她和我闹,只是一时之气。我去她娘家接她,她不在家,她父亲打电话她,她说让我别在她家等了,她晚上不回家——连娘家也不回。她父亲就把原话带给我。
所有的努力都做了,离婚成了当时惟一的选择。徐晓琴觉得离婚了,她就能够分到一半的房子。
2008年1月,我们办了离婚手续。这两年多的时间,我们一直在为房产的事打官司,她希望和我平分财产,而不想承担一分的债务,她说房子装修后她并没有在这里住过。
2009年,因为这段即使离婚也摆脱不了的孽缘,我在外工作的时候不小心受了伤,骨折。在家里呆了一年,从手术到现在,还不能行动自如。我的一生,就这样给毁了大半。剩下的,我不知道还能够相信谁。
想一想,觉得很不值得,从结婚到离婚后快两年了,我都没有真正的谈过一场恋爱。我问自己,我爱过徐晓琴吗?回答是不。因为我从来不知道爱为何物。我又问自己,这样一个人,我为什么要跟她那么久?回答是,因为我想有个家。
宋子默在讲述的过程中,强调得最多的就是一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从小他生活在一个没有爱的环境中,以至于他成人后,不知道什么是爱,也就不知道怎么样去爱。
爱情是需要有最起码的爱作为基础的。宋子默的前妻也是,因为家庭的贫穷再加上没有人给她正确的引导,所以觉得有钱就有幸福。他觉得他的婚姻悲剧,其实是家庭教育的悲剧。
孩子的成长并不是有好的父母做榜样就够,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人生的幸福也并不是有了足够的金钱就够,而这需要从小就打下记忆的烙印。爱不是用钱,而是用心。爱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所以,宋子默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是给那些当父母的人听的,他想说,好好的,用心的爱你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