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科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沈国康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全球化的经济浪潮席卷地球村。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经济增长最快的大国,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国家的经济是建立在企业的基础上的,而作为迅速崛起的东方巨人,中国的企业在世界经济市场这个大舞台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事实表明,企业全球化的高速发展正在改变传统的市场竞争法则,一个企业的成败不仅取决于它是否能有效地发挥组织机能,更需要在这个全球化的供应链条中具有协同工作的能力,供应链的竞争已经成为全球商业竞争的核心内容。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范围的逐步扩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进了国际市场的怀抱,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供应链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我国企业中数量最多的中小企业,更是成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生力军。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到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将超过5000万户。这些年销售额3亿元以下或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据了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
然而,如何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如何在弱肉强食、劣者出局的环球供应链中树立竞争优势,进而稳固自身在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断强化,把握主动,成了我国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中小企业需发力供应链管理,提升自身竞争地位
现代企业,不管其自身实力与能力如何,在当今的全球体系中,事实上都是某供应链上的一环。但供应链本身是一个以核心企业为龙头,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动态结构。任何一个企业欲使自己在供应链中的地位相对稳固,前提条件是能否为这个供应链的整体市场快速响应能力的提高作出贡献。对于并不占实力优势的中小企业来说,其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自身的核心能力与业务更快、更好、更多地响应客户需求,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从而形成自己在供应链动态选择中的比较优势。
在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需求、客户都是一个共享的概念。对于每一个节点企业而言,它都是自己上下游企业的一个客户,既是一个供应者,也是一个需求者。我国中小企业为了力主与供应链体系,必须摒弃以往的利润攫取观念,不能把渠道伙伴视为产生利润的来源,以商务伙伴的利益牺牲作为自身利润目标实现的唯一途径,而必须树立双赢合作思想,把贡献作为获取利润的途径,通过塑造满意的客户,来实现满意的利润。进一步说,中小企业必须认真面对供应链上下游环节企业的需求,使企业的运营规则从传统的“推式”转变为以客户需求为源动力的“拉式”,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关键性核心业务,使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都受益,从而最终让自身受益。
其实,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明确自己的核心业务而且也必须具备核心业务,才能真正地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稳固自己在供应链中的成员地位并让自己成为合作伙伴主动选择的对象。尤其是中小企业,资源有限,如果不能正确界定自己的核心业务并重点突破而试图全面开花,一个显而易见的结局就是在竞争博弈中被剔除出局。而中小企业要想能正确界定并发展核心业务,就要求企业能对自身所处的供应链态势进行全面的分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分清主次,重点突破,并能动态适应。具体而言,就是要求中小企业切实地以上下游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正确认识形势,合理估测地位,科学分析能力与限制,以持续发展为目标,放弃小而全,做到专而精,通过有效地资源整合和功能整合来确立自己的相对优势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