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生活 » 正文

透视文风背后的六种官场不端心态 假话空话套话流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13 22:09:08    浏览次数:279    评论:0

心态五:“大道理”能唬人

一些领导干部写文章、作报告都显得空洞无物、枯燥无味,主要是陷入了一种心理误区,就是认为“大道理能够唬人”。这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张口闭口都是大道理,仿佛他就是大道理的化身,不管群众感不感兴趣,不管场合是否合适,也不管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大道理在合适的对象、场合、时间来讲,不仅不会拒人以千里之外,还会让人入脑入心。现在的关键是,一些领导干部只会照本宣科地讲大道理,而不会灵活地讲实道理,讲管用的道理。比如目前收入分配问题社会十分关注,少数领导干部只会说这是发展中的问题,要用发展来解决,而对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通常视而不见或者束手无策。现在农民工普遍反映工资待遇太低,但一些领导干部只会说“这是市场决定的”,而不能设身处地想一想,自己究竟能够做些什么。

心态六:不做那只“出头鸟”

部分领导干部把官场哲学琢磨得很透,一不做出格事,二不说出格话。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许多领导干部从文风到作风都出现了明哲保身的倾向。突出表现有三种:一是讲话左顾右盼,看看前任是怎么说的,看看分管领导是怎么说,看看上级是怎么说,结果自己不知道该怎么说了,讲话随大流,做事随大流,喜欢做太平官;二是明知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需要立即着手来解决,但仍犹豫不决,能拖则拖,实在躲不过去,就简单应付一下,不愿意碰钉子;三是老好人主义盛行,前后左右的关系都不错,遇到矛盾时把原则丢一边,遇到尖锐问题时左推右挡,谁都不得罪,把自己保护得好好的。

这种领导干部虽然不会多事,但最终会碍事,虽然不会成为矛盾的焦点,但最终会留下矛盾一大堆。所以当前既要防止不讲规矩、胆大妄为的干部出现,也要防止只为做官、不为做事的庸官出现。

来源:半月谈 编辑:马原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C84279281264245CB15DB.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