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日前在京举行。国家发改委公布今年新开工23个西部投资项目,规模达6822亿元,而国家领导人也在讲话中指出,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今后10年,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我们认为,这标志着西部大开发在结束10年的第一轮政策刺激之后,第二轮政策刺激的力度还将加大,这对于纠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失衡,构建中国多级区域增长体系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必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亚洲金融危机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做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10年以来,西部发生了巨大变化,如2000至2008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3.4%,比全国平均增速高1.9个百分点,比东部地区高4.4个百分点;GDP年均增长率达11.42%,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两个百分点,其中2003至2008年平均增速达13.2%,在全国四大区域中增长速度最快。2000至2009年,西部工业增加值增加15.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东部的9.7%。
但相当严峻的现实是,2003年以来,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比东部地区低63.0%,2005年下降到60.7%,2007年下降到58.9%,2008年进一步下降到56.9%,但西部和全国平均水平的绝对差距就仍在继续扩大。如西部地区与全国人均GDP的绝对差距1999年为2714元/人,到2008年扩大为5916元/人。这给中国经济和社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首先,西部经济与全国差距的拉大只会加剧我国区域经济二元化的格局,非常不利于我国内需市场的扩大,而在当前全球发达经济体中长期增长能力减弱将会降低我国外需增长潜能情况下,内需的较快增长对于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又显得十分重要;其次,西部经济与全国水平的拉大已经在社会现实中形成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素,长期下去,社会稳定发展将难以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