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一个6000多套限价房项目仅仅针对公务员销售,房价约为每平米3000多元,远远低于周边的25000元每平米普通商品房价格。海口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建设该公寓的初衷是方便公务员上下班,“可节省很多油料。”(6月22日《京华时报》)
原本,我们应该为海口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这位负责人喊好,因为如今这年头的官场之上,能够如此坦诚、直言相告的干部太少。然而,正是他的这种口无遮拦的坦率,却又很容易招来骂声。比如此刻,我就为这位负责同志直言不讳解释出的“理由”非常愤怒。那么多的人在为无房犯愁,海口却已进入替公务员考虑节油时代,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的这位先生是在卖弄自己的公务员身份,还是为自己高人一等的公务员身份沾沾自喜?
当然,错的和该骂的都不是管理局的这位负责人先生。也许在他本人看来,方便公务员上下班,省得来回花费很多油料,就是市领导关心下属,“为公务员建限价房”的“初衷”,是领导多次标榜过的讨好下属的“亲口表白”。领导都高兴说,下属也乐意听,现在如实告诉外人,表扬领导,会有什么找骂的错呢?
这就突出了宣传部门同志的政策水平和纪律严明。海口市委宣传部的一位同志就很谙官场之道,精明得看得深望得远,是很有培养前途的领导欢喜型人才。他不像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那位负责人有问就答,一点不懂得委婉、回旋。人家什么也不回答,就是劝记者:“这么敏感的事就不要采访了吧,即使采访,他们也不会说的。”
很显然,宣传部的同志这回错了,他有些世故地想当然,以为当干部的都有原则制约,都如他一般金口难开。既不讲对也不讲错,更不在如何消除公众疑虑,钝化矛盾上动脑筋想办法,通过新闻媒体替领导打圆场。如此这般说来,我还得为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的那位负责人喊好。人家最起码让公众晓得,为了替国家“节省很多油料”,海口让公务员从周边25000元每平米的普通商品房中,政策性地购置到了每平米3000多元的“限价”公寓房。
当然,如此与一般意义的“限价房”差价过大的公寓项目,也并非与老百姓无关。海口市住建局住房保障处处长戴开权也开口说了,今年初海口已经把“限价房”纳入保障性住房范畴,销售对象定为中低收入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只是目前主要面向财政供养人员。他解释的理由是,“要分批分期来”。
这话说得有些不中听,让人乐意不起来。我有些纳闷,同样都是党的干部,说话味道的差距咋就那么大的呢?财政供养公务员数量毕竟有限,如果先让中低收入的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先住进“限价房”,那是多大的群体?节省的油料数量那自然更是相当的可观。这么简单的算术题都不会做,真该为财政白白供养了他们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