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为牵制的统治制度
日本的首相拥有如此之大的权限是和日本的群体社会的习惯密切关联。长期的和平封闭的群体社会使日本人在每一项工作中都能得到足够的授权从而能够兢兢业业地完成他们的任务。但是,足够的授权并不是完全没有限制的,通常任期制度就是一种最大的制约。无论首相的资质多么优秀,业绩多么骄人,任期一到还必须立马走人。而在没有取得这一职位之前,不断地妥协是必胜的法宝。菅直人虽然早已做好了接班的准备,但是在获取首相宝座之前,还必须把自己的想法收敛起来,而尽最大努力去完成鸠山首相交给的任务。
传统上,日本人是在与其他人的相互关系中确定自己的存在的。日本人所说的“我”并不是以自我为基准的“我”,而是在“你”眼中的“你”。政坛上的各个政党的关系也如此。两党轮流执政的两党制迟迟不能落地生根则充分说明了日本政坛更具互相妥协,相互牵制的特点。
鸠山辞职的同时还带动了小泽的辞职,管直人已经表示希望小泽能够安静一段时间,这就意味着小泽将会在日本政坛第一线消失一段时间。而随着小泽的沉寂,日本近年来轰轰烈烈的两党制的推进也会因此而偃旗息鼓。因为正是小泽,才是日本两党制的鼓吹者和推进者。
由于1955年之后,日本自民党长期执政,缺乏政权交替的紧张感,滋生了多种弊病。特别是泡沫经济崩溃后,自民党政府拿不出行之有效的拯救政策,以小泽为首的一批政治家要求政治改革,结果被排挤出自民党核心,迫使他们脱离自民党,走上了推行两党轮流执政的两党制的道路。但是,从1993年自民党分裂以来,日本虽然再也没有形成一党独大的局面,但是也没有形成健全的两党轮流执政的机制,而是陷入了多党联合执政的局面,首先是1993年的除自民党和共产党以外的8党联合政府,之后是以社会党为首的3党联合政府,以后是以自民党为首的联合政府。一直到去年取代自民党和公民党联合政府的是民主党和社民党及国民新党的联合政府。
日本的选民已经不再给任何一个政党单独执政的机会了,2005年,虽然自民党获得了众议院的空前胜利,获得了480个席位中的296席,然而,选民却在2007年的参议院选举中使自民党遭到惨败,并导致首相的下台。2009年,民主党在众议院的大选中翻版了2005年自民党的历史性胜利,如果在今年的参议院选举中也能乘胜追击,获取过半的席位的话,那么也就可能在相隔20年之后日本重新出现单独执政的可能。但是,从目前的选情来看,这种可能性已经消失了,不仅如此,自民党在下野后人心涣散,不断分裂,日本不仅没有向两党制更加靠拢,反而小党林立,使日本政坛与两党制渐行渐远。而小泽的黯然退场,也使得两党制的推行进入低潮。
日本政坛上联合政府已经成为常态,而这种联合政府又多由政见政策不尽相同的政党组成的,这就必然造成政见相左的各党在政策方面的互相迁就,而这种迁就,又会使联合政府的政策包罗万象而互相矛盾,最终难于落实推行。“宇宙人”鸠山的跟头也是跌在这个地方的。然而要解除这样的牵制,只有发挥作为决策者首相的超强权限。瞄准长期执政目标的菅直人为了不重蹈鸠山的覆辙,就必须发挥出应有政治手腕,带领联合政府走出目前的政治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