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目标分析与具体投资建议
关于金融投资。洪先生现有的金融资产中,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共15万元,占到所有金融资产的43%左右。其余57%也就是20万元放在基金中,具体投资品种不详。
对于洪先生而言,虽然年纪不算小,但是因为现在恢复了单身状态,经济条件较好,收入已经步入稳定通道,因此可以承受一定的投资风险,以获取更高的资金收益率。
为此,建议洪先生将5万元活期存款分解为“2万元活期存款+3万元货币市场基金”。10万元定期存款可以改为购买储蓄式国债或债券型基金。今后逐步新积累的资金,大部分可以放入各类基金中。在选择基金投资品种时,不一定要看具体投资哪一只,关键还是选定类别。
当然,洪先生现在虽然是单身状态,但并非执意单身之人,将来若遇到合适的对象并不排除走向婚姻的可能性。因此今后的基金组合投资将是一笔很好的结婚储备。
洪先生自身的养老金筹划。无论洪先生是保持现在的单身状态,还是将来组建家庭,养老金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现在洪先生每月结余18000元左右,因此每个月不妨拿出3000元左右,给自己做一份专项的养老基金账户。他今年40岁,距60岁退休还有20年的时间,考虑到20年间货币的时间效应和复利效应,以及本身的房产、广告公司等资产,养老基本上无忧了。
父母养老问题。父母的养老问题,当然也是洪先生为人子的义务之一。不知道洪先生父母的养老金来源及金额多少,如果日常生活开支老夫妻是靠自身养老金支持的,那么儿子给的孝亲费用则可以储存下来,作为今后应付大病或突发状况的专项基金。洪先生其实现在可以做一件事,就是帮着父母亲一起,测算一下两位老人养老金的大概缺口总额,然后再逐年给父母。
再婚后可能面临的理财问题。洪先生有可能再婚。人生的第二次婚姻,就好像一种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的伴生矿,较之第一次婚姻其中蕴涵更多复杂关系和矛盾。特别是中老年再婚家庭的双方,更要妥当安排好各类大大小小的问题。
我国法律规定,婚前一方的财产只属于一方所有。一旦婚后发生财产纠纷,房产证、私家车辆都可以找到时间证据,因为我国对此实行的是登记制度。有价证券等也可以依靠交易记录来做出归属判断。但是还有很多家庭财产是无法界定所有权,很容易发生纠纷的。比如夫妻两人共同经营的实业,比如饭店、公司等。
要让一对处于热恋正准备结婚的年轻人去做婚前财产公证,大家心理上很难接受。但中年再婚夫妻则应该有这样的理性和智慧。这个年龄段的再婚男女往往处于人生和事业的上进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结婚的同时也会把自己的财产带入婚姻生活,考虑婚前财产公证也是能够得到对方理解的。
此外,再婚家庭中往往一方或双方都有婚前房产,专家建议,无论婚前财产是否曾经公证,都不要轻易往婚前房产的房产证上加对方的名字,也不要轻易将对方户口迁往婚前房产处。因为房产证上加了对方的名字,对方就可以对该房产提出权利诉求;而户口在此也可以对房子提出居住权和使用权。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力保留婚前财产是理直气壮的,但相互信任也尤为重要。否则,缺乏信任的再婚生活也只能是一潭死水,索然无味。为方便个人开支起见,不妨在婚后设一个用于现在家庭使用的共同账户,同时每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账户,用于原有婚姻关系下遗留下的经济支出。相对集中,又相对独立,并不是方便存“私房钱”,而是表明互相的信任和体贴。
有分有合,适度把握,才是再婚生活中理财的高境界。
本刊金融工作室 国家理财规划师 陈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