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财资讯 » 正文

融资性担保业蓝图:规范促发展 普惠予扶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30 12:48:01    浏览次数:327    评论:0

  我们认为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提高行业门槛和实施规范整顿后,融资性担保业境况会得到根本的改观,留下一些资本和管理实力相对较强、运营规范的机构;随着配套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融资性担保业会迎来一个发展的春天。

  《21世纪》:融资性担保业务工作部当前工作的重点是什么?还将出台哪些配套制度?

  牛成立:当前工作的重点是推动《办法》的贯彻落实,全面推进融资性担保业规范整顿工作,妥善指导各地监管部门加强持续审慎监管并及时处置风险,促进融资性担保业尽快步入健康稳步发展轨道。

  按照“全面统筹,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急用先行”的原则,抓紧研究制定与《办法》相配套的制度办法,使融资性担保业的发展和监管有章可循。2010年拟重点出台《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管理指引》、《融资性担保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办法》、《融资性担保机构重大风险事件报告和应急管理制度》、《融资性担保公司公司治理指引》、《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融资性担保公司信息披露指引》以及下发《关于增强融资性担保行业统计工作的通知》等制度规范,并指导各地制定相关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

  扶持政策普惠制

  《21世纪》:在做好监管的同时,将在扶持行业的发展方面做哪些工作?

  牛成立:在做好监管的同时,我们还将协调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研究制定扶持行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完善融资性担保的财政注资及补贴机制,并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完善反担保抵(质)押登记管理相关规定,简化登记手续,降低登记成本;三是完善担保征信系统,方便担保机构对征信信息的登记和查询,健全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信用惩戒机制;四是推动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形成合作双赢的长期关系,完善银保风险共担和风控联动机制;五是促进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广泛开展行为规范、交流宣传、权益保护等活动,推进担保文化建设;六是稳步推进再担保体系建设,完善风险分散功能,增强担保体系的稳健性。通过多方努力,改善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外部环境。

  《21世纪》:一些业界人士认为,政策性担保公司履行政策性目标(主要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而商业性担保公司以盈利为目的,因而两者应该区别对待,《办法》事实上确立了一视同仁的原则,制定过程中是如何考量的?

  牛成立:我们不赞成将融资性担保公司划分为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类。以公司制为组织形式的担保机构,不管是政府出资的还是民间出资的,其基本要求是一致的,都应以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为经营原则,都要建立市场化运作的可持续审慎经营模式。《办法》对两类担保公司采取一视同仁的原则,以保持基本监管尺度的统一性。

  不仅在监管上采取一视同仁的原则,我们还将进一步推动优惠扶持政策的普惠制。也就是说,优惠政策针对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的融资担保服务,而不是机构的性质。不管是政府出资的还是民间出资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都应该按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业务的多少、贡献大小得到相应的财税扶持。

  融资性担保业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贡献已经得到公认,银监会将和财政部、工信部等其它部际联席会议组成的部门一道,为融资性担保业争取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扶持政策。

  促进议价能力提高

  《21世纪》:《办法》规定,“融资性担保公司应当按照当年担保费收入的50%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并按不低于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1%的比例提取担保赔偿准备金。”不少担保公司反映,目前行业的收费标准一般为担保额的2%左右,严格按《办法》提取“两金”,将很难盈利。《办法》制定过程中,对此是如何考虑的?

 
关键词: 担保业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F705E325150784EF68F6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