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以30%的速度成长才行
昨天的好公司,大多可以在上市公司的名录中找到, 因为随着资本市场规模和影响的增大,好的企业走入公众视野、 寻求更多元的事实已经是现代企业普遍的经营思维了。明天的好公司,多数可以在VC或是PE公司的项目中找到, 因为他们对价格和未来最为敏感。
一个分析师朋友的签名最近改成了:寻找中国的孟山都。
那是一家创立于1901年的美国企业,目前的业务集中在育种、转基因技术作物种植。公司网站上的自我介绍说,与创立之初的孟山都(一家糖精企业)相比,今天的孟山都更专注于农业领域,帮助全世界的农民满足这个世界对粮食,衣料和能源不断增长的需求。资料却显示,孟山都距离一家纯粹的农业公司的距离甚远——在连续几个财政年度里,孟山都的利润都以“农达”(Roundup 草甘膦制剂)为首的除草剂全球需求和价格的上涨为主要增长贡献,而这一市场,孟山都具有垄断地位。此外,它还是制药业巨头、全球转基因市场的头把交椅。 我猜这位分析师的初衷在于孟山都的优势业务具有稳定的利润贡献和保障,此外,他的企业形象包装的很好,化工和转基因这样引人非议的业务被弱化了,反而强化了“农业”这个朴实的概念。 举孟山都的例子并非要斥责转基因引致的担心或是因化工生产带来的污染,相反,从资本投资的角度来说,这家企业运营得相当好:即使是在不景气的2008年,孟山都仍超出Thomson Reuters的分析师预测的0.59美元的每股收益,达到0.98美元,同时还将其2009财年的EPS(每股盈利)预测上调至4.40~4.50美元。典型的蓝筹企业。
但是,这家企业同样是从一家店面的小公司成长起来的,从1902年的糖精厂开始,到1917年,孟山都已经成为全美最大的阿司匹林生产商,并且把这一地位维持到20世纪80年代——这就是好公司的秘密,能否抓住机会并迅速成为市场上最优秀的企业之一。 成长的潜质决定投资的期限 昨天的好公司,大多可以在上市公司的名录中找到,因为随着资本市场规模和影响的增大,好的企业走入公众视野、寻求更多元的事实已经是现代企业普遍的经营思维了。明天的好公司,多数可以在VC或是PE公司的项目中找到,因为他们对价格和未来最为敏感。
一定程度上,私募选择投资项目就像是男女相识的过程:如果是寻找罗曼蒂克,那只要电光火石即可,如果是寻求生命中的另一半,不仅要价值观趋同,还要细致到生活习惯。 东方富海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长陈玮把这个过程比喻作相亲——投资机构和被投资机构要互相欣赏,才可能容忍别人介入到自己的领域。“我们不仅给企业投钱,现在已经过了‘只让马儿跑,不给马儿吃草’的时代了,真正看好一家企业,我们资金管理人是要帮助他们进行结构治理、规范运作、战略制定甚至未来的上市规划等一系列的工作”。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才是私募股权投资“看得上”的? 陈玮的答案只有一个——成长性。 对于其他要素而言,不论进行哪一种形式的投资,逻辑和关注点都是相同的,但PE更强调成长性。陈玮的要求甚至显得苛刻:平均每年30%的成长,包括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等等综合指标。
“当然,评价一家企业够不够好、值不值得投资需要做很多前期的判断,行业、技术、团队这些因素。比如:这个行业的市场空间够不够大,这决定了企业能否延续其成长性;然后是技术或是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必须要有实践加以检验;接下来要观察是否有介入的门槛,存不存在壁垒或是不确定的风险,最核心的是考察管理团队是否优秀,能否专注于企业的未来。”毕竟,投资一家企业和购入金融投资产品是有一定分别的,一家企业尤其是未上市的企业,管理者的作用更直接和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