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贺昊:银行收费的动机在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10 19:46:34    浏览次数:235    评论:0
导读

  记者今天从有关渠道了解到,由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共同起草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记者今天从有关渠道了解到,由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共同起草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已经下发各商业银行和地方价格主管部门征求意见,意见稿规定有7项服务银行将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商业银行执行相关服务价格前,应至少提前5个月进行公告(中国广播网 8月9日)。

  虽然还只是征求意见稿,但总算是看到有关部门开始出来规范银行自说自划征收的服务性收费。

  可管理办法能够彻底消灭银行巧立名目收取各种费用的强烈动机和行为吗?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能够规制的终究有限,规制漏洞和规制空白一定无限,以有限的理性去制衡无限的冲动,其结果一定是徒劳的,其过程也一定是浪费的。

  合理的解决之道是消灭其动机。

  那么,银行收费的动机是什么呢?增加收入,增加利润,这是收费的主要目的。但银行这么些个收费项目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收费呢?可能是银行毕竟是个公共机构,有相关机构盯着呢,一开始就呼啦啦上这么多的收费项目,有些不好意思。这样的理由有些牵强,未必现在就好意思啦。因此,更根本的原因应该是:增加收费源于成本压力,源于利润要求。

  国内银行调整、整顿了这么多年,其基本赢利模式仍然集中在存贷差上,中间业务虽然开展了些,但效果一般。近一轮的贷款狂潮,已经给各个银行埋下了大量的疑似呆坏账。再加上为了预防通货膨胀和房地产调控(房地产相关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可属于优质业务),银行计提坏账准备和收入下降,都严重地压缩了银行利润。怎么办?节流?国企的特质和毛病摆在那里,臃肿的机构、浮于表面的人事,使得压缩成本的精细化的管理实施不了。在一个经济危机阴影正忽隐忽现的当口,简单地裁员又不可能。于是,一切只能向开源看齐了。

  增加各类名目的收费项目,提高现有的收费标准,无疑,倘能施行,也是开源的一种,而且是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

  问题是,客户愿意吗?当然是不愿意。可不愿意的客户有办法取消这样的硬性收费吗?原则是可以的。比如,我不存钱了,把钱存在家里(这样会强烈地刺激保险箱市场和偷盗)。这样会影响资金的安全性,以及资金流转的便利性,因此,这样做的人可能不多。但,倘银行的这种不依靠自身管理能力的提升来抵御风险压缩成本,而仅靠乱收费转嫁成本与风险的行为成为习惯的话,一旦顾客获取资金安全性和交易便利性的成本高过自己的承受能力,提款自存也许就顺理成章了。那时,银行该怎么办呢?

 
关键词: 银行收费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0933E518200515AA20E5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