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经济学将企业定义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实体。的确,利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如果不以利润做根本前提,那么企业的资本支出预算、现金流量预算等都没有意义。尽管现代企业的定义已相对要宽泛得多,企业在利润追求之外,还要承担很多社会责任,使企业带有“公民”色彩,但企业所有这些角色的履行仍要以利润为基础。因为没有利润,企业连生存都成问题,何谈履行自己的其他义务?毫不夸张地说,利润就像企业的血液一样,企业各项预算的编制最终都要落实到“利润”二字上来。
博科资讯全面预算顾问赵灵钟谈全面利润预算的方法和步骤主要目的是勾画出全面利润预算的整体轮廓及整体概念。这样就可以充分了解计划、控制与全预算制度的关系。预算计划在实际运用中,战略性长期计划和战术性短期计划最好同时制定,以便相互衔接,密切协调。可以采用定期计划法与连续计划法。
全面利润预算管理是以利润目标为出发点,将实现利润目标所涉及的经济资源取得及运用货币的形式落实到详细计划之中,使之成为某个特定阶段管理者的计划目标。利润预算管理法通过市场调查、预测和同行业先进水平、本企业最好水平的比较,从而对企业将来一定期间所获得的利润做出科学预算。以此为基础,将利润预算目标层层分解,进而延伸到生产、成本和资金收支等方面,并对各生产、经营、辅助管理等单位进行控制,然后通过分析实际与预算之间的差异,明确各经营管理者的业绩。
全面利润预算的内涵,远远超过传统预算的范畴。全面利润预算中所涉及的各种方法、技术和步骤,都是对管理科学理论中的原则和观念的具体而适当的运用。“全面”一词的含义,应包括企业各个层级及各项作业的每一层面,就应局限于少数部门、少数计划、少数人员或少数技术及方法,而是要作“全面”计划与控制。
根据博科资讯全面预算管理咨询中心的研究,全面利润预算的基本实行步骤,依次如下:
1、确认并评估外部变量。
2、制定企业总体目标。
3、制定企业基本任务。
4、制定并评估企业战略。
5、制定执行管理计划的指导原则。
6、制定及评估项目计划。
7、制定并审核战略性及战术性利润计划。
8、实施利润计划。
9、运用定期绩效报告。
10、运用弹性费用预算。
11、后续工作。
上述基本步骤按照逻辑发展顺序依次排列,任何企业可能都要按照上述顺序每年进行一次利润预算编制工作。上述步骤是利润预算中的一系列必要步骤,并具有内在的连贯性。为了便于讨论,我们假设战略性计划包含五年,战术性计划只包含12个月。为了检查上述整体步骤是否随时保持有效性,我们再假设正式的计划流程每年都要循环进行。所以在制定计划阶段,所有基本步骤每年都要作例行的检查和评估。其目的是根据内外环境变量,以及截至计划时的实际绩效、做缜密的管理分析、评估和判断,以决定原定方案的修改幅度。根据实际情况无论如何,每年都要修正上述步骤中的第5、6、7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