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视点 » 正文

聚焦中国企业“营销矛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0:52:43    浏览次数:209    评论:0
不抓紧时间推动和完成这项工作,中国企业的整体崛起和全面提升将面临挑战。

    在过去的12年(1998年~2009年),中国营销高歌猛进。中国企业的整体情况获得逆转。

    中国企业品牌有了很大提升。尽管中国企业还没有进入“世界品牌100强”,但第四届亚洲品牌盛典公布的亚洲品牌500强中,中国企业有217家企业入围。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已经有37家入选。

    产品溢价能力和资本赢利能力取得惊人提高。中国企业联合会等单位主办的2009中国企业500强日前揭晓,2009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折合成美元为1706亿美元,高出美国500强企业700多亿美元。

    中国悄然崛起一批世界最大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如中集集团(集装箱世界第一)、格兰仕(微波炉世界产量第一)、双汇(世界肉制品企业产量前3名)。另外,在许多领域还存在一大批隐形冠军。

    除了吹毛求疵者,没有人再怀疑中国营销的力量。事实上,她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已经从门外汉成长为世界级的选手。

    我们有着全球最多的营销人口,有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营销启蒙运动,有着世界最大规模的营销探索,有着世界最大规模的营销创新活动。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既完成了经典营销思想传承,也完成了中国式营销思想创建。但是,我们没有出现营销思想大师和伟大的企业家。

    问题在于,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分散的、零乱的、阶段性的、局部性的。因此,中国营销的传承和突破,是相互关联着的,两种层次、性质不同的任务。

    中国营销传承的重要任务是将分散的、零乱的中国式营销思想、中国式营销韬略和中国式营销智慧系统起来,形成完整的中国营销理论。

    完成这项工作,肯定会出现营销大师;也只有大师级的人物才能完成这项工作。科特勒(博客)、舒尔茨、特劳特分别完成了对营销理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和定位理论的系统研究,所以他们成了大师。

    面对中国企业波澜壮阔的营销实践,我们也许善于总结,但我们不善于分析,所以那么多成功的经验无法真正打通,以至于经验再丰富也无从坚持;我们也许善于传播,但我们没有思想。许多专家把自己那点东西视为经典,许多企业把自己那点经验,视为法宝。营销首先是一种思想,没有普世的思想,任何经验都不足以指导所有企业和企业的所有阶段。

    营销思想产生经历了数百年历史,但到了科特勒那里才成为系统的理论。在营销思想已经基本成型的条件下,科特勒带领几十位世界顶尖专家,耗时数年才完成了整合。而中国的营销思想极度分散和零乱,完成这些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同时,如果对中国式营销思想缺乏透彻的理解和深切的感知,仅仅依靠所谓的专业基础,想完成这种系统整合也是很难想象的。没有使命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组织能力,想完成这项任务,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却分别由诸子百家承载。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347161A117235306F911B.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