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生活 » 正文

三网融合背后的城市化攻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08 18:13:08    浏览次数:166    评论:0
导读

5月15日~16日于宁波召开的上海世博会首场主题论坛——“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论坛上,与会者听到了中国加快

5月15日~16日于宁波召开的上海世博会首场主题论坛——“信息化与城市发展”论坛上,与会者听到了中国加快推进三网融合的强音。

敏感人士注意到,就三网融合这个问题,聚首众多领导,其规格之高非常罕见。就国内来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的领导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以及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从国际来看,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玛德·图埃、菲律宾副总统诺利·德·卡斯特罗亦在开幕式发言。

“如何更好地运用信息手段造福人类,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个城市管理部门和每个城市管理者、研究者面前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针对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信息安全、网络犯罪、数字鸿沟等问题,俞正声直言,当前,“必须关注信息门槛降低的可能和途径,关注信息机遇的平等共享,让更多的人们真正分享到信息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红利和惬意。”

李毅中在谈及接下来要重点做好的三项工作中,第一项便是“加大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并表示,“推进通讯网、互联网、广播影视网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同时注意到,另外两项任务分别是推进信息化与城市化、工业化的融合。

《瞭望》新闻周刊就此调研了解到,当前,我国城市化和信息化两股浪潮势能强劲。其中,城市化率已达46%左右,和发达国家高达80%的城市化率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如何利用这一空间,将信息化与城市化同时推进,不仅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也将大幅降低资源的消耗与浪费。大而言之,对“两型”社会的构建都大有裨益。

接受采访的权威专家表示,三网融合多年来胶着,反映的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一些硬骨头。不同部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利益的实现,也消耗了宝贵的社会财富和公民财富。如何给类似问题找到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不仅是推进城市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更关系到体制改革下一步攻坚的成败。

 三网融合里的现代化机遇

今年以来,随着1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提出三网融合的战略,这一早在1998年就被业界提出的概念,已渐行渐近。该会议决定,加快推进三网融合,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

通俗而言,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互联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采访中,专家向本刊记者指出,当前,电信网和互联网已实现了融合,而广播电视网和电信网的融合则一直各自为战。

“从国家利益的大局出发,通过‘三网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在信息化时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整合。”中央民族大学法治政府与地方制度研究中心主任熊文钊接受本刊采访时指出。

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向本刊分析,“三网”的相互分离,有其历史渊源,是由彼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电信是工业化条件下的一种信息设备,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电视网是从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的过渡期建立的一套文化设施,我国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普及。随后,互联网又开始在全世界普及开来。

但是,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光纤的网络传输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互联网的光纤传输完全可以同时承载电信网和电视网。何传启认为,“这个时候,互联网光纤如果仅用于互联网传输的话,就是资源空载和浪费。”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57FF3E9C112949516AE9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