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生活 » 正文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出炉:4特征 近80%未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6-21 22:12:09    浏览次数:306    评论:0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观念转变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农民工在观念上存在一些明显差异,概括起来,集中体现为“六个转变”。

(一)外出就业动机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转变

传统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总之,是为了改善比较饥馑的生活状态。而正值青春年华、职业道路刚刚开始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就业的动机带有明显的年龄阶段性特征,用实地调研中一个26岁新生代农民工的话说,就是“体验生活、实现梦想”。

一项调查也证明了上述观点。关于外出就业的目的,选择“出来挣钱”的,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占76.2%,70年代出生的占34.9%,80年代出生的只占18.2%.同时,在8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中,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想到外面玩玩”、“学一门技术”,以及“在家乡没意思”的人高达71.4%8.

(二)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从单纯要求实现基本劳动权益向追求体面劳动和发展机会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农民工刚刚在我国大规模出现时,他们外出就业的目的相对单纯——挣钱,因而对劳动权益的诉求也相对较低,甚至认为只要能够按时足额领到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和职业健康等其他劳动权益可有可无。而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而言,就业背景、家庭环境和个人文化技能水平的不同,为他们外出就业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他们对劳动权益的诉求向更高层次发展。用他们的话来说,那种工资不高、吃住不包、合同不签、保险不上、发展(机会)不大的单位,只有傻瓜才去。他们就业选择不仅看重硬件——工资,更看中软件——福利待遇、工厂环境、企业声望乃至发展机会等。新生代农民工对劳动权益相对较高的主观诉求,既体现为当所在单位与自己的诉求存在一定差距时“用脚投票”催发的高跳槽率上,又表现为对就业行业、就业岗位和单位正规程度的更高要求上。从下面的图表中,可以直观地体察出这种变化。见表1.

表1.新、老两代农民工就业行业、岗位和单位规模比较(%)

传统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行业

制造业 56.4 67.3

建筑业 12.3 3.7

服务业 24 26.3

农业 5.4 1.0

普工或后勤服务人员 54.2 46.2

文员或质检员 2.6 9.7

服务员 3.8 10.8

所在单位规模

100人以下 40 33.3

101-1000人 39.6 38.2

1001人以上 20.4 28.5

传统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
就业行业
制造业 56.4 67.3
建筑业 12.3 3.7
服务业 24 26.3
农业 5.4 1.0
就业岗位
普工或后勤服务人员 54.2 46.2
文员或质检员 2.6 9.7
服务员 3.8 10.8
所在单位规模
100人以下 40 33.3
101-1000人 39.6 38.2
1001人以上 20.4 28.5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662064F312969874C10CF.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