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谢国忠:中国两年内将现通胀危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0 11:24:03    浏览次数:336    评论:0

  虽然经济刺激是2008年和2009年的共识,但大多数主要经济体似乎反其道而行之。欧元区因为希腊债务危机而实行财政紧缩政策。其近期政策目标已经从短期增长转为维护欧元稳定。政策转变对欧元的价值影响明显。当一个经济体控制其开支时,其货币往往也会变得强势。

  就连英国也放弃了美国式的刺激政策。新当选的政府正在采取严厉的计划削减财政支出,从2011年的10.1%下降到2015年的1.1%。英国的境况十分艰难。其金融和地产行业在全球流动性泡沫时期迅速扩大,并挤出了许多其他行业。由于财政过分依赖这两个行业,泡沫破裂后,政府的财政收入巨幅下降。如果英国继续像以前一样花钱的话,它可能会成为下一个希腊。英国政府的做法很显然是明智的。英国政府宣布紧缩措施之后,英镑短暂上涨。我怀疑,这只是暂时的。英国的经济比欧元区要空洞得多,它只能通过抑制其经济活动和货币价值来平衡账面。我预测,英镑和欧元将在两年内平价交易。

  失业难题何解?

  美国人觉得欧洲人的做法简直是自虐狂。美国没有哪一位有声望的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衰退的时候应该紧缩财政。美国和欧洲究竟哪一方是正确的?

  我认为,美国人对于经济刺激的信仰错得不能再离谱了。从经济理论上说,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不能使用经济刺激来改变其经济趋势,因为其与外界有太多的联系。

  像美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则被认为更倾向于一个封闭经济体。因此,刺激会产生效果。但是,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总量已从50年前的二分之一下降到如今的不足四分之一。今天的美国更接近于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而不是封闭经济体。

  目前,全球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占了全球经济总值的一半。这使得每个国家的经济都像一个小型的开放经济体。跨国公司主导了贸易和资本的流动。他们在全球范围内分配投资和生产活动,也就是说,全球都是供给方。当采取经济刺激的时候,它刺激了国内的需求,但对于国内供给贡献有限。因此,经济刺激并不能引起供需之间的良性循环。

  人们一般假设更多的增长会导致更多的财富。但不幸的是,在一个富裕的国家,更多的经济增长会导致更少的财富。大多数美国经济学家肯定对此嗤之以鼻,但他们十年之后会同意我的说法。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765EEE091663546DFCCCF.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