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王富:露丑后的应对请别太丑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0 11:23:58    浏览次数:152    评论:0
导读

  如果一个小偷行窃时被抓现行,他的第一反应会怎样?恐怕不出仓皇逃窜、凶相毕露、跪地求饶这三

  如果一个小偷行窃时被抓现行,他的第一反应会怎样?恐怕不出仓皇逃窜、凶相毕露、跪地求饶这三种选择吧。自然,这是最笼统的推断,因为在我们的社会中,真切出现了“偷窃”后形形色色的应答,与上述选择截然不同。

  上周曝出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福建龙岩紫金矿业(601899,股吧)污染案,在闹得沸沸扬扬后,迅速有了结果:多名责任人或被刑拘、或被责令辞职。不幸的是,在这种“防民之口”的简单问责之后,紫金矿业却再次渗漏500立方污水,调查组重返现场。但这件事情的重点部分,相比这些处罚以及曲折转变来讲,却显得更耐人寻味。

  那个重点就是,在受到“为何污染事故发生9天后才披露相关信息”的质疑时,该单位一负责人竟然大义凛然地声称,“未及时公布事故信息,是考虑到‘维稳为重’,担心引起当地民众的恐慌。”原来他们捂盖真相不是怕丢掉官位,而是害怕群众恐慌,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大局观”啊?多年后,难道我们要必须手捧鲜花好好纪念他们吗?

  这个可笑的理由基本可以通解为:“我偷你的东西,是想帮你减轻负担。”一个如此“雷死人不偿命”的恬不知耻式应答,倒是堂而皇之在亿万人的关注下出现。从这个“维稳”的理由上,明眼人都能看得出,这次瞒报不是企业说了算的。倒是当地政府的指使嫌疑最大。但是,他们或许忘记了一个最浅显的推理:“恐慌”,可以用坚强的共同面对来消解;但是“后怕”,却只能使那种不信任感极速膨胀!

  还有一种“偷窃” 后的应答是:“为防偷或被偷,大家都别上街了。”这种因噎废食、或叫不明就里一刀切的懒政做法,说的就是浙江义乌对部分“非转农”公务员的处理方式。发现有公务员利用权力之便,加入农村户口争食那些拆迁补偿等巨额利益,义乌有关部门的反应还是很及时的,只是这种时间上的表现在做法粗略的映衬下,反倒有些尴尬了。《华西都市报》就此评论称,清理户口时若强制“一刀切”,恰恰是要求有些公务员放弃法律上并没有剥夺的利益——此举固然防止伪农民与民争利,但无疑也伤害了那些原本就是农村出身的公务员的利益。政策细则一定要“细”下去,避免伤及无辜,这也应该是政府的一种追求吧。

  “别人也偷了,为啥光抓我?”这个听起来无比冤屈的无奈应答,其“原型”来自那位著名的官腔主任——江西省防汛办副主任平其俊。因在连线报道洪灾时连续念领导指示被央视主持人打断而知名的他,事后在接受采访时称“得到这个骂名,我心里觉得有点冤”。

  按他的意思,打官腔的官员很多,水平比他高的也不少,可为啥不骂别人,反倒给自己扣上一个“官腔主任”的大帽子呢?其实,如果每个“行窃被抓者”都有这么一套应对的理论,那请问,到底应该抓谁呢?难道要先让“小偷们”互相量化比较冤情?《华商晨报》讽刺说,号称自己是技术干部的平主任需要的不是到处喊冤,而是应该反思,为什么自己技术干部的身份和特色,只能通过类似王婆卖瓜之类的自夸才被人了解。

  所以,露丑后的“舆情应对”是门大学问。

 
关键词: 维稳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9622A4911663032DE807D.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