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新政下购房有妙招 教你几种买房省钱小窍门
>>> 房价触底买房人急急出手 购房时机是否真来临
焦虑不已:半小时内被人抢走“心水房”
时间:2009年9月
地点:新港中路中大附近一小区
房子:70平方米
房价:约58万元,单价约8000元/平方米
转眼到了2009年9月份,看了数十套房子也没有发现合适的,利先生的心情开始抑郁焦虑起来。“说实话,对于还需不需要此时买房,我已经陷入了极度的矛盾和犹豫之中。”在这数十套房子中,有的朝向不好,有的价格太高,还有的路程太远,都有不合意的地方。
同为潮汕人的地产中介黄先生看在眼里,不停地帮他物色房源,“一有合适的房子,他就打我电话。”利先生很感激黄先生当时的帮助,“他帮我找房子,到了中午,还请我吃饭。”利先生说,黄先生常常不辞辛苦地陪同看房,还不时提出建议,一来二往两人从纯粹的客户关系成了要好的朋友。
黄先生说,2009年9月的房价达到9000元/平方米,比3月份已涨了2000元/平方米。“买涨不买跌,是出手的时候了。”
在新港中路中大附近一个小区,利先生看中了第三套房,该房70平方米,开价58万元,买房过程类似与他看中第一套房的经历:30多号人竞购只有一人胜出,从看房、议价到成交,不到30分钟。”没有竞购成功,我的心情顿时跌落冰窖般难受“,利先生说起当时的心情。
收拾心情:看房看成“活地图”
自制“看房攻略”
时间:2010年4~7月
地点:海珠区各大板块楼盘
单价:1万元/平方米左右
俗话说,“久病成医”。看了一年多的二手房,利先生已俨然成为海珠区楼盘的一张”活地图“,只要随便说一个楼盘,他就能说出它的详细位置以及特点与格局。
经历近3个月的“蛰伏期”,到了2010年1月,利先生抓住外乡人需要回家过春节的这个楼市低迷期,再次调整情绪投入看房。不过,此时广州楼市经过楼市寒冬到复苏后,价格已开始飙升,“有的地段好的房子涨到1.8万元/平方米。但再不买房,就更不知道会涨到多少了。可2009年攒下的15万元已不够了,这个时候家里伸出了援手,凑够30万元了。买房继续,不过这个看房肯定比较此前多了份清醒与理智。”
事情起了变化:今年4月17日,国务院发布新“国十条”,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被称为史上最严厉房地产调控大幕拉开。“当时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就像看到了希望。我又开始频繁地看房。”
根据利先生的需求,黄先生为他制定了买房全攻略计划,对于黄先生来说,专门为一个工薪人士制定买房全攻略还是头一回。由于利先生需求的基本都是在海珠区,两人以交通、地理位置、环境、配套设施等几个要素分门别类设计了一个详细的楼盘小区示意图,然后按图索骥。有了这个规划,利先生看房终于有了明确目标,“不像以往那样,盲头苍蝇。”
在这段时间中,利先生将眼光放到了单价近万元的电梯楼上。在黄先生的指引下,他们最多时候一天看了十余套,但也一直没有看到心仪的楼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