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推荐】
>>> 新政下购房有妙招 教你几种买房省钱小窍门
>>> 房价触底买房人急急出手 购房时机是否真来临
如同炼狱归来:“三方会谈”砍价4万终买成
时间:2010年7月中旬
地点:工业大道某小区
房子:78平方米
房价:近80万元,单价约1万元/平方米
从去年3月到今年7月看了整整150套二手房后,利先生终于出手:今年7月中旬,他看中了位于工业大道的某小区,该房子单价达到1万元/平方米。对于这个远超过预期的价格,利先生连说“值”。
利先生说,中介黄先生在看房时没有像对待其他顾客那样,把客户带到一间屋内,让业主在另一间屋里,两头谈,两头吃佣金。这次,黄先生把他们买卖双方召集在一起,举行了“三方会谈”。“时间不长,黄先生和我费了很大力气才将房价谈到近80万元,总价比原来便宜了4万元,业主也总算点头卖了。”
“业主拿来房地产所有权证和身份证让我看。接着我们开始写合同,并在合同的最后加上了房子购买日期,并注明如未超过5年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卖方承担,注明后在合同上按手印,交定金、中介费”。利先生终于拿到了钥匙。“比照那些以买房投资理财的投资客和炒家的洒脱,这次炼狱般的首次置业体验让我感受深刻, 我相信也是不少首次置业者的经历。”利先生发出长长的感叹。
中介:此看房客是头一个
“如此看房还是头一遭!”置业顾问黄先生说,像利先生这样一年多看了150套房子才成功买房,在以买房居住的顾客中是鲜见的,“我在中介行业已干了多年,见过各种各样挑剔的顾客,他们一般是看了10来套,都没看中的,就会放弃或者不了了之。”
黄先生称,像利先生这样看房买房绝大多数是首次置业,他们对房子十分挑剔,通常要合乎“五好”看房标准:朝向好、价格好、格局好、楼层好和所在小区好;但楼市的现实又不可能都实现这一目标,加之他们的首期付款的资金有限,因此他们就不停地比较,“首次置业的看房客尤其小心谨慎,生怕吃亏,这其实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
“如果客户超过两个月还没签单,一般情况下中介会放弃这个客户,因为继续跟单的成本太高了,而且还有新的客户需要跟进”,黄先生补充道,“如果不是与利先生是老乡关系,我也不会跟这么长时间,没有赚头,我这样做纯粹是为了帮他。”
专家:楼市进入深度博弈期
“利先生堪称是‘最牛看房客’了”。暨南大学管理学院胡刚教授表示,白领利先生的看房经历,折射出广州楼市已经步入了深度博弈时期,他的看房心态也代表了当前消费者面对楼市的波动时举棋不定的普遍心理,这种个人心理一旦形成群体消费心理后,势必对楼市消费造成重要影响。
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著名理财专家徐枫博士也认为,利先生的经历着实令人惊诧,“但这并非孤例,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其一,利先生在这一年半时间里情绪的波动起伏,反映出消费者面对楼市的波动并没有一个理性的看待和充足的心理准备。其二,这种情绪的起伏是伴随楼市的波动而产生的,这一方面表明楼市走向依然扑朔迷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消费者激荡的心理变化会加剧楼市的不稳定性。其三,利先生多次错失购房良机,花费的购房时间和人力成本都非常之高,这说明市民的理财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