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位于中原要地本地,地处晋豫两省接壤,是镶嵌在太行之巅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桂涛声来到陵川,既为太行山的壮观风景所齰舌,更为抗日军民的救亡热情而冲动。当时,国共两党第二次相助刚刚开始,八路军整编后出征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威信倍增,迎来了团结抗战的热潮。尤其在山西一带,国共两党步队共同抗日,创建了普遍的统一战线。桂涛声到达陵川时,八路军的3个师(115、120、129师)正深入太行、吕梁、五台诸山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而太行山位于晋冀豫三省边界,军事战略意义极为紧张。桂涛声忙着加入牺盟会的种种活动,到街头演说,宣传群众,讲授抗日救亡的原理,宣传“游击战争”、“统一战线”,临时间,陵川到处是义愤填膺的人群控诉日本陵犯者,到处是热血青年争相加入八路军。实行全民抗战,打败小日本成为期间的最强音。陵川自卫队由300多人敏捷扩编为1000多人,出现了不少“母送儿,妻送郎”参军的感人场合场面。
1938年4月初,日军3万余人分9路打击八路军总部,计划摧毁太行山根据地。八路军贯彻毛泽东的游击战头脑,破坏了仇人9路围攻,歼敌4000余人,收复县城18座,进一步奠定了以太行山为中间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根本。在随游击队转战陵川的进程中,桂涛声眼见了太行王莽岭的“千山万壑”后,又切身以为到了抗日军民才是真正的“铜壁铁墙”,触景生情,酝酿半年的诗篇《在太行山上》从心底迸发了出来,他顺手写在香烟包装纸上。5月,桂涛声离开太行山,6月返回武汉,即带着歌词去见冼星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