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同当上了大班,可还是和过去一样,每天清早第一个到洋行,不等杂务工张阿忠吃好早饭,他就亲自动手扫地、抹桌,等其他职员准时来上班,写字间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像教堂一样,显得整洁而肃穆。职员们因迟到感到不好意思,大班却并不在意,还像下属迎接上司那样,起身对他们拱手含笑招呼:“发财!发财!”他每天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细致周到。他很少发号施令,却事事带头去做。去官府、银行时,他恭敬地跟随在两位买办后面;买地、收租,他带领跑街和账房,勤劳地走在前面。对待客户,不论生意大小,一律平等。遇到大客户,他就亲自上门,不谈成功决不退出;客户到洋行来,不做成生意不让你出门。
可是,比起以前来,哈同在装束打扮上稍有不同。他出外不再穿那套穿了十多年的旧西装,在家里除了安息日独自一人坐在暗室时,平时也不穿那件从印度带来的土耳其长袍。他每天细心地梳理一头浓密的头发,而且看到一些洋大班们大多蓄须,他也学着在鼻子下留一撮胡子,既有别于过去小职员身份,也的确显得威严神气。他也开始学抽雪茄,可是只用牙签插在烟头,牙齿咬住牙签,总不点燃,只求嗅嗅香气就很满足。别人见到他逐渐发胖的身躯、整齐的服装和一脸笑容,又当起大班,想造花园,就恭维他已是身价不凡的富翁,和其他洋行大班一样开始过高贵荣华的享乐生活。
每听到这种恭维奉承的话,哈同就谦逊而又真诚地回答:“上帝在上,我不是富翁,也从来不想和别人那样享乐。我们犹太人不论活多久,一生中在事业上总有个50年计划。前25年,刻苦、受苦、苦学本领,就是我娘说的一个人要百炼成钢;后25年,才可以凭经验赚钱,干一番事业。我二十多岁到上海,已经辛苦了25年,现在自己办洋行,是我第二个25年开始,也是我真正事业的起点。在今后要加倍努力,比以前花费更多心力!”
“那么,你到什么时候才享乐呢?”罗嘉陵用嘲笑的口气问。
哈同含有深意地微微一笑,“我认为学会本领是享乐,能赚钱也是享乐,事业成功更是享乐。一个人能看到自己战胜命运和世界,才是真正享乐!那些吃喝玩乐又有什么价值?”
罗嘉陵虽不以为然,也不和他争论,反而对他鼓励和赞赏:“你现在自己办了洋行,凭你的经商天才,一定会大势发展,在短期内大大发财吧!”哈同先是哈哈一笑,又立即收敛笑容,像教训别人又似告诫自己:“经商就为了赚钱!这是真理,不必羞耻。可是,赚钱要费心血力气,这种凭智慧和辛苦换来的钱,可以毫无顾虑地去赚!你不能坐等天上掉下银元,或者靠投机欺骗,这种飞来的运气或者靠不正当手段,有时也的确可以发大财,不过,正像气候要变,骤暖后必然暴寒。花开足了,转眼之际就要萎谢。做买卖也一样,赚钱还是一点一点赚,财产也要一点一点积,滴水也能满缸,一句话:要累进,勿要骤得。”
哈同与罗嘉陵商议并且决定,哈同洋行以经营地产为主。哈同考虑到洋行刚开办,资金不足,先买卖一些容易脱手和能盈利的地产。他认为做地产买卖,既要事先考察,买进容易脱手的土地,然后靠市场价格上下,买进卖出赚一些不冒风险而稳妥的薄利。另外,主要考虑长远利益,不能单是买进卖出。那就是必须拥有大量估计未来会繁荣的带屋地产,它平时可收租,抵偿向银行贷款的利息,并等待时机,当地价增值,有买主急于需要时,就可以抬高价钱,或租或卖,再加上玩些手段,使荒土变成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