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战略发展 » 正文

犹太人的中国商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1 10:47:11    浏览次数:144    评论:0

    这就不仅是赚些差额,而是大大发财了!这就是哈同为什么放弃其他营业,单单选中地产?这也是哈同的独特经验,也是这个地老虎发财和成功的秘诀!

    他又以独得之秘的生意经和事业家的雄心,作为洋行今后的营业方针,机密地告诉他的两位中国买办:“我哈同洋行经营地产买卖,要与众不同。”在沉默片刻之后,才提出属于哈同也是别人从来未想到过的见解,“我认为地产比任何商品更稳固而且永久,它也必须和城市的繁荣连在一起。一个国家的富强,首先在于商业的兴起!城市振兴,有四个要素:土地、金融、实业和交通,其中尤其是以土地为本。一定要在城市的土地上造起很多商店和居民住宅。商店越多,城市越繁荣,地产就越值钱。所以我哈同洋行,今后要在一些已经繁荣或即将繁荣的地段买进大块土地。后一种地价还可以便宜,将来租给商人开大商场,和许多小商店,店多便成市。上帝在上,我的地产就变成了市场!我造的住宅要又好又牢的一排排弄堂砖房,吸引中国人来住。住户一多就热闹,租金也就可以比别处高。总之,我的地产要和租界同在!”他以得意的笑声结束他未说完的宣言。

    每天下班,哈同也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洋行。等职员们都走后,他要杂务工张阿忠守在门外,自己从抽屉里搬出银钱和账册,按照十多年来的老习惯,也可以说是嗜好和欲望,把一笔笔账目反复计算,将银元钞票数了又数。在满足和安心之后,账册放回抽屉,银钱藏进他随身带的大皮包里,频频叮嘱张阿忠小心门户,才急匆匆回家。

    四、关注长远利益

    哈同“炒房团”的另一个特点是看重长远利益,而不是仅仅盯着眼前的好处。哈同集团曾在河南路口到西藏路一带买了不少房产地产,但由于西藏路交通不便,上涨余地很小。此时,哈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向租界当局建议修筑马路,并自掏腰包60万两银子,雇人在他购买的地段铺设马路。马路修好以后,这一带的房价涨了10倍多。另外,哈同很早就在静安寺以东的郊野之地购买了300亩空地,购买时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认为不值。后来,由于英法美在上海的租界不断扩张,哈同集团的这300亩地也被征用,哈同他们又狠狠赚了一笔。

    到20世纪30年代,哈同集团在上海的房产已超过沙逊集团,成为“炒房团”的龙头老大,哈同也成了上海名副其实的“地皮大王”,仅他一家就占有了上海最繁华地段南京路地产的44%,当时南京路两侧的大楼、里弄,凡是以“慈”字命名的,如慈淑大楼、慈裕里,都是哈同集团的产业。哈同要么在自己地皮上盖上房子,收取租金,要么干脆把地皮租给别人,坐享其成。到1931年哈同病逝时,该集团中光哈同自己的资产就有1.7亿元,其中包括460亩地,1300多栋房屋,以及大量的金银财宝。

    为什么哈同集团能在短短的几十年中聚敛这么多财富,当时的一首歌谣曾这样描述:“哈同,哈同,与众不同。看守门户,省吃俭用;攒钱铺路,造福大众。筑路,筑路,财源亨通。”或许,正是把当前利益放在长远利益的框架中进行考量,才能有长远的辉煌。

    哈同的成功与《塔木德》有密切联系,在这部犹太法典上有这么一句箴言:“你能看到的未来有多远,你的事业就能够走出多远。”

      

 
关键词: 犹太人,经商之道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1B4FF85C16984E560A57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