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刘敏:金融下乡还需放开手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09 19:09:12    浏览次数:347    评论:0
导读

  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农村都是他们在开展业务时试图回避的地区,因为在金融业的版图上,中国农村所占的

  对于大多数银行来说,农村都是他们在开展业务时试图回避的地区,因为在金融业的版图上,中国农村所占的分量实在是难以和他们的地理面积相提并论,农村市场长期被视做金融业中的“盐碱地”。

  而另一方面,在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过程中,随着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经济活动组织化等程度的提高,中国农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却越来越大。如何破解这一矛盾,农村金融经历了几十年的改革,收效却依然不尽如人意。

  近期,被简称为“一行三会”的中国金融管理层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这一指导意见因其内容广泛、高调明确而引人注目。农村金融改革能否因之而风生水起?许多对农村金融抱以期许的人正在重燃热情。

  金融创新见效 全国农村有望推广

  金融管理层开始大力推广农村金融创新的底气来自试点期间的效果。

  2008年10月,央行和银监会共同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决定在全国九省市开展创新试点。据人民银行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在进行农村金融创新试点的九省中,涉农贷款余额为2.6万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3.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贷款和农户贷款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高19.4个和7.4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全国各项贷款增速7.9个和7.7个百分点。

  九省市试点创新的金融产品直接带动的涉农信贷投放累计达559.5亿元,贷款余额264亿元,同比增长40%。原先较为单一的农村金融渠道也被拓宽,据央行统计,目前试点九个省市主抓的主导性试点创新产品有133个,试点县(市)有88个。

  因此,“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指导意见》出台后的答记者问时便表示:“出台此次《指导意见》的核心目的,就是紧紧抓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这个突破口,通过金融系统积极不懈地共同努力,在全国努力创新和普及、推广一些真正契合农村与农民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大力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与时俱进地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观察这分为五大项二十四条的指导意见会发现,其中的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帮助大型农业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拓宽融资渠道,支持跨国涉农贸易和农业投资;加强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加强涉农信贷风险管理。同时,支持优质涉农中小企业利用发行短期融资券等融资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的合作等。

  “目前来看,这个指导意见只是以前政策的延续和具体化,如果后续细则制定的改革力度不够大,只是按部就班,那么对带动整体宏观经济的冲击力也不会特别明显。”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中国农村金融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马九杰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中如是评价。

 
关键词: 宅基地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52CE20C1198392BA0064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