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谬赏主义,用著名社会学者孙立平的说法就是,通过将应该的提升为需要褒奖的,将不太应该的模糊为应该的,而一步步地逼退了社会生活的底线,使得这种底线不断后退,最后终至溃败。那么,推行“廉政公积金”制度,它的荒谬性就在于将公务员本应遵守的廉洁奉公这一职业底线,提升为需要褒奖的东西。这就像如果廉洁奉公叫“优秀”,那么小偷小摸岂不成了“良好”了?贪污腐化岂不又成了“合格”或“正常”了?
不难理解,这种谬赏主义行为,颠倒了黑白,混淆了国人的是非观。造成的后果也很容易推理出来,就是我们一直把一般的当成了非常好的加以崇拜,把不算好的当成了好的来学……然后把最差的当成了一般来保护了。因为谬赏主义很容易弄巧成拙。它抽空了那些“应当”的事情中行(601988,股吧)动者的责任与义务。于是,当“应该”的行为受到褒扬,履行应当的责任和义务被誉为高尚,当普通的职务性行为被加以表扬,实际上也就将众多人普通行为的责任和义务底线抽掉了。类似的现象并不鲜见,比如动辄就大面积地奖励各职能部门和领导干部,比如山西省以排名甩“污染帽子”重奖治污官员等等。



